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02 09:14:47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之我见

情境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与其它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情境作文教学重视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改善学生写作内外环境因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将作文教学与感官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结合起来,实施多元开放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生活,最终达到能够写出真善美的好作文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寻找多元写作素材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存在着作文难,不会写作文,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而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写作方法的灌输,却缺乏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关注,以至于很多学生缺乏丰富的素材,模式化的写作最终写不出真善美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失败。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创造活动、营设情境,调动学生们的感官,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创设情境,意味着老师要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转向课堂外。以广阔的田野作为学生写作的丰富素材。组织各种活动,学生都是喜欢活动的,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合着字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沙枣树是村子里一种常见的树木,于是在村里沙枣树开花的时候于是我采取了课堂外的教学,我带着学生们去村里沙枣树较多的地方,让学生们在一片沙枣树开花的情境里,亲自去观察沙枣树的形状、颜色,还让学生嗅其花香味,触其质,做到睹其物,畅思其神,最后展开联想,成为去写《沙枣树》一文不可缺少的一个素材准备。同时在下雨天时,我会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观察室外斜风细雨、雨水汇成条条如爬行的长蛇的情境;下雪天,带领学生们观赏鹅毛大雪满天飞舞的情境,和学生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结束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将欢乐愉快、诗情画意的场面作为素材写成作文。总之,教师在缤纷的大千世界多给学生创造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二、渲染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就需要语文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使学生进入情境,并对情境的渲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写作文。而语言渲染情境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语言渲染情境即教师用形象生动、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描述作文所要描写的特定情境,要绘声绘色、绘形绘影地烘托出那种特定的氛围,扣动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如临其境,产生明晰生动,形象可感的语像,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陶醉于情境中,激发出强烈的写作激情。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沙枣树》时,将学生们带到沙枣树下,使学生们找到一个愈待发现和感受的情境,然后我对沙枣花开的情境做了以下的语言渲染:……柔软嫩绿的枝叶像一把大伞撑开半天,黄灿灿的枣花像一串串银铃缀满树冠,蜜蜂忘情的陶醉在花的海洋,枣花香如蜜嗅在鼻中甜蜜在心头,在沙枣的花香中我愿意做只勤劳的蜜蜂。于是一幅沙枣花开香飘几里的情境栩栩如生展现出来,在学生的心灵中掀起美好的情愫,使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渐渐的提升起来,这时正是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写作,下面是我指导学生写《沙枣树》的一段实录:

师:大家都已经看过沙枣树了,而且都觉得沙枣花非常香,那么我就要问了,沙枣花到底是怎么样的香呢?

生:闻过沙枣花的香味,就像喝了妈妈给我漆的糖茶一样的甜。

生:沙枣花香像蜜蜂产的蜜,闻多了像抽了大烟会上瘾的(哄笑)。

生:沙枣花的香味如夏天里熟透的哈密瓜。

………

师:见过沙枣花,我觉得沙枣花像一个小喇叭,花香是从小喇叭里吹出拉的,那你们觉得沙枣花像什么呢?

生:沙枣花像吃奶孩子饥饿时张开的小嘴。

生:沙枣花像一个个穿着漂亮的黄色衣服,舞台上表演的模特。

生:沙枣花像清真屋顶上挂起的小喇叭。

生:不是,沙枣花像田野里吃草的一群群的小黄牛。

………

于是这样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引导,使情境中鲜明的形象,与学生记忆中的形象,一起跳跃式地进行着,同时联想、想象活动几乎是无意识地展开,学生非语言思维被激活而显得十分活跃,各自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听觉,嗅觉,视觉,触觉,感觉统一于当中。而学生想象力的激发,给他们的思维插上了翅膀,使得学生的心灵向遥远的地方飞去。当然情境的渲染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去选择相应的渲染方法。

三、重复情境,强化学生对情境的感受和认知力

营设情境,渲染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小学生记忆和理解力的特殊性,于是情境的重复和再现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强化学生对情境的感受,加深对情境的理解和感受。

情境的重复和再现的方式是多元的,在现代教学背景下,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应用可以实现对情境的重复和再现,借助客观事物或教具也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和可控性,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图片、录音、投影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栩栩如生的画面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强化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拉近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情境的认知和感受。

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沙枣树》一文时,将学生们在沙枣树下童趣无邪的活动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在学生们完成对情境的初级感知后,第二天,在课堂上将照片在课堂上展览出来,栩栩如生的再现秀美的乡村沙枣树风景和学生欢乐愉快的活动场景。生动形象的画面,而这种情境的再现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把学生的感情融入到平凡的景物之中,使学生们在回味中加强对情境的理解和认知,而学生的写作也正是对这些栩栩如生画面,以朴素干净的文笔的真实的文字表达。从而写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总之,小学生情境作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情境的营设,和情境的渲染,及情境的再现,这是三个统一于同一过程的三个步骤。可以这样说,一堂情境作文教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三个环节的艺术化操作。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巧学方向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