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问题与改革思路研究

时间:2022-10-02 08:26:40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问题与改革思路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改革,将面临诸多难点问题。本文将梳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所面临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税制衔接、税收征管、税制改革问题,提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思路,以期改革能深入进行,发挥税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长远影响。

关键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近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相关税收政策。这意味着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深入,将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我国现行的流转税制度。当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向全国全行业推行,将面临诸多难点问题。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问题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然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在分税制税收体制下,营业税是地方财政的第一大主体税种,增值税为中央地方共享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中央和地方各分享增值税的 75%和 25%,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极大减少,这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面临的最大问题。按照现行试点的方案,即使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收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也将存在地方财力小幅缺口弥补问题,是开辟新的地方税源,还是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力度,还需进一步探讨解决。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然造成税制衔接问题。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阶段,必然造成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与非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之间的税制衔接问题。现行营业税设置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九个税目,不同税目设置不同税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推广时,如果将以上税目全面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更要考虑相关衔接问题,同时也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税率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以解决不同行业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然引发国税局和地税局之间的征管问题。分设国税局、地税局两套税务机构是推行分税制的产物,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系统中,国税局征收增值税,地税局征收营业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到底是由国税局还是地税局征收,为避免“抢税”矛盾,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试点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再者,营业税是按营业收入征税,不涉及进项税额扣除,使用普通发票核算收入。改征增值税后,纳税人既要核算销售额和进项税额,还要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比营业税的核算复杂,这便为征管带来了难度和问题。

(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将引发税制改革问题。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对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带来挑战,特别是同现行的流转税制产生矛盾,需要对原有税法进行修改,将引发新一轮税制改革。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增值税最终将全面取代营业税,将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我国现行的流转税制,是我国未来间接税制改革的方向。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思路

(一)建设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稳定地方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下,中央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但凡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大幅减少的政策,都必然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稳定收入来源而使政策落实阻力增加或执行缺失。因此,地方税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应完善地方税体系,使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地方财政能够继续具备主体税种;同时,国家的各项配套改革应不断深人,应分步骤、分行业、分地区、稳步地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科学地选择并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制结构,如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稳定地方财政收入,发挥财政体制、税收制度长效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长远影响。

(二)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税收负担,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营业税征税过程中,各个环节征税的税基都是营业额(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这样就造成了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成本,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服务企业不再交纳营业税,而是改征增值税。从生产专业化和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来看,增值税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增值额征收,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企业税收负担不随生产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产业引导来看,增值税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标作用;从国际商品竞争来看,统一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可以保证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由于营业税是对第三产业服务业征税,重复征税严重,分工越细税负越重,使用普通发票,导致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这显然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阻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服务企业外购货物以及下游企业接受服务均无法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服务企业外购货物以及下游企业接受服务都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这无疑同时降低了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完善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改革现行税收体制和征收管理体制。

1.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分配方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不宜将有些行业的增值税收入作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收入,有些行业则完全划归地方。为了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宜将增值税仍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并调整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相应提高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鉴于此,要借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契机,重新构建我国税收体制和财政体制,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地方的分享比例,更应在中央、省、市和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

2.统筹国税局与地税局的征管人力资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到底是由国税局还是地税局征,在征收管理方面还需要协调一下。如由国税局征收,国税局负责征管的增值税纳税户数将大幅增加,同时其企业所得税也随之划归国税局征管,国税局征管一线人手不足的矛盾将更为突出,需综合考虑在国税局与地税局之间适当调配征管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税收制度本身完善之需,在改革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征管之间难免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此次改革,要以整体的思维理解这次改革,应看到它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看到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和长远影响,以期改革能深入进行,发挥税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兵,汪卓妮.营业税转征增值税政策解读及影响效应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2(12).

[2]邢丽.营业税改增值税难点透视[J].中国报道,2012(04).

[3]傅光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之我见[J].地方财政研究,2012(05).

作者简历:叶金山(1973-),男,经济学学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和研究。

上一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电算化进程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实践谈谈如何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