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刻度尺问题

时间:2022-10-02 07:40:37

省刻度尺问题

摘要:本文给出省刻度尺问题的求解方法,建立了直尺长度n (n∈N+)与刻度数k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分析解的结构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刻度方法。

关键词:省刻度尺;分拆;穷举;递推

省刻度尺问题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数学问题:在一根长为n (n∈N+)的直尺上刻上最少的刻度,使其能度量1,2,…,n的所有长度,即完全度量。换言之,就是:把一根长为 n (n∈N+)的直尺分成一组最少的线段,并且对于任意一个不大于n 的正整数m,都可以从该组线段中选出若干条相邻的线段,使得它们的长度之和为m。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正整数分拆的组合问题。

定义设n1,n2,…,nr是r个正整数,如果n =n1+n2+…+nr,那么上式称为一个部分数为r的n-分拆,记为(n , r)。n i (i=1,2,…r) 称为该分拆的一个部分,用(n1,n2,…,nr)表示(n,r)的一个分拆,Pr(n)表示分拆(n , r)的个数,[n , r]表示满足省刻度尺问题要求的分拆。

因为在长为n(n∈N+)的直尺上度量n-1的方法是唯一确定的,所以在省刻度尺问题分拆(n1,n2,…,nr)中有n1=1。

为简便起见,我们约定:如果n的一个分拆从左至右依次含有h1个a1,h2个a2,…,ht个at,则把这个分拆记为ah11ah22…ahtt。

一、求解问题的方法

例1求分拆[7,3]。

解7的n1=1的 3分拆数为 P2(6)=[62]=3,这里[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即(1,1, 5),(1, 2, 4),(1,3,3)。对于分拆(1,1,5),由于n1=1,所以其全排列的个数为2!=2,即(1,1,5),(1,5,1)。分拆(1,1,5)不能度量3,4(从分拆(1, 1, 5)中不能选出若干相邻的部分,使其和为3,4);分拆(1,5,1)不能度量2,3,4。

分拆(1,2,4)的全排列的个数为2!=2,即(1,2,4),(1,4,2)。分拆(1,2,4)不能度量5,分拆(1,4,2)不能度量3。分拆(1,3,3)的全排列的个数为1,分拆(1,3,3)不能度量2,5。

综上可知,分拆[7,3]无解。

例2求分拆[7,4]。

解7的n1=1的4分拆数为P3(6)=[62+312]=3,即(1,1,1,4),(1,1,2,3),(1,2,2,2)。

对于分拆(1,1,1,4),由于n1=1,所以其全排列的个数为3!2!=3,即(1,1,1,4),(1,1,4,1),(1,4,1,1)。其中分拆(1,1,1,4)是[7,4]的解。即1=1,2=1+1,3=1+1+1,4=4,5=1+4,6=1+1+4。

分拆(1,1,2,3)的全排列的个数为3!=6,即(1,1,2,3),(1,1,3,2),(1,2,1,3),(1,2,3,1),(1,3,1,2),(1,3,2,1),其中分拆(1,1,2,3),(1,1,3,2),(1,2,3,1),(1,3,1,2),(1, 3, 2, 1)都是[7,4]的解。

分拆(1,2,2,2)的全排列的个数为1,即(1,2,2,2),且分拆(1,2,2,2)是[7,4]的解。

综上可知,分拆[7,4]的全部解为(1,1,1,4), (1,1,2,3),(1,1,3,2),(1,2,3,1),(1,3,1,2), (1,3,2,1)(1,2,2,2)。

由例1、例2知求解省刻度尺问题[n,r]的步骤如下:

(1)计算[n,r-1]无解;

(2)计算 n的n1=1的r分拆数Pr-1(n-1),并写出Pr-1(n-1)这个分拆;

(3)对每一个分拆(1,n2,…,nr)求出其全排列数,并写出所有排列;

(4)对上述排列中的每一个分拆进行计算(从该分拆中选出若干相邻的部分,使之和为m,m为任意一个不大于n的正整数),即可得到[n,r]的解。

例3求分拆[28,8]。

解(1)计算P7(27):

P7(27)=∑7k=1PK(27-7)

=P1(20)+P2(20)+…+P7(20)

=1+[202]+[202+32]+(P1(16)+P2(16)+…+P4(16))+(P1(15)+P2(15)+…+P5(15))+(P1(14)+

P2(14)+…+P6(14))+(P1(13)+ P2(13)+…+ P7(13))

=1+10+33+64+84+90+82=364。

这364个n1=1的分拆(28,8)依次如下:

(1,1,1,1,1,1,1,21);

(1,1,1,1,1,1,2,20);

(1,1,1,1,1,1,3,19),(1,1,1,1,1,2,2,19);

(1,1,1,1,1,1,4,18),(1,1,1,1,1,2,3,18),(1,1,1,1,2,2,2,18);

…………………;

(1,1,1,1,3,7,7,7),(1,1,1,1,4,6,7,7),(1,1,1,1,5,5,7,7),(1,1,1,1,5,6,6,7),…,(1,1,2,3,3,4,7,7),…,(1,2,3,3,3,4,5,7),(1,2,3,3,4,4,4,7),(1,3,3,3,3,3,5,7),(1,3,3,3,3,4,4,7);

…………………;

(1,1,1,5,5,5,5,5),(1,1,2,4,5,5,5,5),(1,1,3,3,5,5,5,5),(1,1,3,4,4,5,5,5),…,(1,3,3,3,4,4,5,5),(1,3,3,4,4,4,4,5);

(1,3,4,4,4,4,4,4)。

(2)对每一个分拆(1,n2,…,n8)求出其全排列数,并写出所有的排列。例如对于分拆(1,1,2,3,3,4,7,7)由于n1=1,故其全排列数为7!2!2!=1260。这1260个排列依次如下:(1,1,2,3,3,4,7,7),(1,1,2,3,3,7,4,7),(1,1,2,3,3,7,7,4),(1,1,2,3,4,3,7,7),…,(1,2,3,3,7,7,4,1),…,(7,7,4,3,3,1,2,1),(7,7,4,3,3,2,1,1)。

(3)对其中的每一个分拆进行计算,得到分拆(1,2,3,3,7,7,4,1),即12327241是[28,8]的解。

二、直尺长度n与刻度数k之间的函数关系

按照求解问题的方法求出分拆[81,15],[91,16],[101,17],[112,18],[123,19],[135,20],[147,21],[160,22],…的解分别为16 8 95 7 8 7,17 9 105 8 9 8,17 9 106 8 9 8,18 10 116 9 10 9,18 10 117 9 10 9,19 11 127 10 11 10,19 11 128 10 11 10,110 12 138 11 12 11,…。于是当K=14,15,…,21,…时,有73≤n≤81,82≤n≤91,…,148≤n≤160,…(1)

设F(k)为k个刻度完全度量时最大的直尺长度(F(k)≥n,k=r-1),由(1)知,F(14)=81,F(15)=91,F(16)=101,F(17)=112,F(18)=123,F(19)=135,F(20)=147, F(21)=160,…

因为数列F(14)=81,F(16)=101,F(18)=123,F(20)=147,…是一个二阶等差数列,于是F(k)是k的二次多项式,设F(k)=ak2+bk+c(a≠0),由

F(14)=142a+14b+c=81

F(16)=162a+16b+c=101

F(18)=182a+18b+c=123

解得a=14,b=52, c=-3。所以,F(k)=14k2+52k-3=14(k2+10 k-12)(k=2j,j=7,8,…)。

对于数列F(15)=91,F(17)=112,F(19)=135,F(21)=160,…,同样可以得到F(k)=14(k2+10k-11)(k=2j+1,j=7,8,… )。

再设f(k)为k个刻度完全度量时最小的直尺长度(f(k)≤n,k=r-1),由(1)知,f(14)=73,f(15)=82,f(16)=92,f(17)=102,f(18)=113,f(19)=124,f(20)=136,f(21)=148,…,同样可以得到f(k)=14(k2+8k-16)(k=2j,j=7,8,…)和f(k)=14(k2+8k-17)(k=2j+1,j=7,8,…)。

由f(k)≤n≤F(k)得到直尺长度n与刻度数k之间函数关系式如下:

14(k2+8k-16),k=2j

14(k2+8k-17),k=2j+1

j=7,8,…≤n≤

14(k2+10k-12),k=2j

14(k2+10k-11),k=2j+1

j=7,8,…(2)

记Δn=F(k)-f(k),则当k=2j或2j+1,j=7,8,…时,Δn=14(k2+10 k-12)-14(k2+8k-16)= 12k+1或 12 k+ 32 。这说明当刻度数k递增2时,Δn递增1。

三、解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由(2)可以知道,当k=14~21时,能够完全度量73~160的直尺。按照求解问题的方法,得到它们的解结构分别如表1、表2所示(不唯一)。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如下规律:表2中的解比表1中相对应的解在相同的位置数字增加2或1;再由表1的内容知它们构成等差数列,于是当k≥14时,有省刻度尺问题的解如表3所示。

例4求长为200的省刻度尺问题的解。

解我们把表3称为解阵,其中第p行、第q列的解记为Φ(p、q)(p=1,2,3,…,q=1,2,3,4)。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求出p、q的值。

(1)求刻度数k。

若k为偶数,由(2)得

14(k2+10k-12)≥200,所以k≥24。取k=24,代入上式,则

14(242+10×24-12)=201>200(3)

若k为奇数,由(2)得

14(k2+10k-11)≥200,所以k≥25。取k=25代入上式,则

14(252+10×25-11)=216>200(4)

比较(3)和(4)知,k=24。

(2)求p、q。

因为f(24)=188,F(24)=201,n=200,201-188=13,201-200=1,所以p=13,即倒数第二行,因为k=24=2×11+2,所以m=11,q=3。于是[200,24]的解为Φ(13,3),即11214 154 14 154 13 14 13。

当1≤k≤13时,省刻度尺问题的解如表4所示(不唯一)。

参考文献:

[1]曾令辉.省刻度尺问题初探[J].数学通报,2001(10).

[2]曹汝成.组合数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吴振奎,吴F.数学中的美[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下一篇:平流沉淀池吸泥机运行问题与解决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