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时间:2022-10-02 06:58:43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这一作用呢?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向上,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丰富。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发挥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要善于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优化问题的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探究意识的有效手段。好的新课导入环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抛开古文串讲的方式,采用逐步提问题的方法。如:本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景色?作者通过写哪些具体事物来写景的?为什么同样写了岳阳楼的景色,给人的感觉不同呢?写景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样做不但可激发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兴趣,而且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在文章的空白处、矛盾处以及语文与生活的契合处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赏析《麦琪的礼物》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德拉与杰姆在互赠礼物后的那段空白巧设问题:此时此境,德拉与杰姆相视无语,如果要你为他们设计几句对白,该如何设计呢?比较你设计的对白与原文的空白,你觉得哪个更加有艺术的表现力?通过探究,学生既能感受到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妇之间的真情,又能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二、 创设情境,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

探究意识的养成有赖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而学生主体性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充分地发挥。因此,语文课堂应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要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与教师、文本的探究对话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设置探究情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投入地开展阅读与思考,而且能满足学生探究与发现的深层需要,产生积极的探究体验,进而积淀学生关注、思考、探究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

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结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安排,即菲利浦夫妇全家在路途上遇到了穷水手,而在其他剧中,于勒由一个穷水手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让学生通过对比,自行探究在这两个情境中菲利蒲夫妇的对话,了解全家对于勒的态度,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辛酸与悲哀,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也会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三、启迪质疑,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合作探索的学习。如《金岳霖先生》,学生阅读后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章标题是《金岳霖先生》,为什么课文安排了部分篇幅写别人?金岳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学教授,文中很多细节描写,如他的眼镜片是一片白、一片黑,写他和小朋友斗鸡,写他和鸡同桌吃饭……这些描写是否有损一个教授的形象?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合作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了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的目的,教学就显得更为有效和积极。再如在引导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先让学生选择诗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诗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学生们争着来选读,读得很认真,且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几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感情有悲有欢,现在再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最后,教师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通过学生的不断品读,反复加强情感的章节旋律,领味了诗歌的神韵,理解了文章内容。

四、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自主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永远的课题。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引导学生使其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

上一篇:基于复杂地形的WindSim及WAsP的风电场仿真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