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2 06:48:56

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立足于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着手,对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师资储备、家庭环境、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农村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改进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建立两支队伍;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校园隐性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构建“五结合”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 苏北农村 初中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学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初中阶段,广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微妙变化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不小冲击,针对这些情况,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中学德育大纲》、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等多方面作了明确规定。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被冷落。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心理素质没能因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素质而给予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致使社会、家庭、学校至今对心理素质教育都难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重组,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科技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必然对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特感兴趣的少男少女产生重大影响,其负面效应是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特别是面对升学这一指挥棒,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和成龙成凤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负担更重,心理困惑、失衡、障碍更普遍。上海、北京、辽宁等地对中学生的相关调查均显示有心理异常的学生达35%左右。

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农村教育环境,使得农村学生成为一个强大的弱势群体,造成农村学生闭锁、自卑、嫉妒、受挫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偏执等心理。对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类似心理问题,以往的教育忽视心理因素分析,以行为教育代替心理教育,使得教育工作严重脱离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将“心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育”、“学校管理”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在生源较多的农村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的确很少。据调查,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中城市占20%,县城占7%,乡镇占1%,农村学校还是一个空白点,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农村学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与苏北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与“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壮大,仍受到许多“瓶颈”的制约:建设投入不足,办学政策缺位,教师专业资质低下等。因此,如何打破“瓶颈”,促使苏北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是一个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但是,应试教育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青少年除了要承受社会生活负担的重压外,还要承受学习任务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等多种负担的重压。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存在考试、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等心理障碍;少数学生存在人格缺陷,如悲观情绪、自杀意识、偷窃行为等不良品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部分学生患有心理疾病。

素质教育是以生理素质为前提,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的整体性优化教育。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当前,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学设施不完备,信息闭塞,教师的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较为片面、肤浅,造成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现代社会的冲击使学生产生了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

农村虽然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迅速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乡里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现代社会在发展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乡里人”。社会上陈旧的风俗习惯死灰复燃,凶杀打斗的影视天天播放,格调低下的书刊、影碟充斥文化市场,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腐蚀人们的灵魂。此外,社会上的、以权代法和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在严重腐蚀孩子的心灵。农村孩子敦厚、质朴、勤劳、善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很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往往美丑不分,容易做出让入难以置信的傻事。

(二)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先天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单亲家庭剧增。有的家庭虽然还没有完全破裂,但是已近乎名存实亡。这对于不谙世情、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目前,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偏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或养而不教,或重养轻教,这种厚此薄彼、宽严失度的教育方法妨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农村,由于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导致孩子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不少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离开农村,在学习上百般苛求,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扼杀了孩子天真活泼、好动、合群的天性。具有封闭、孤独、狭隘、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产物。此外,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子女多由老人和亲戚照看,他们在外面终日忙于工作,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了过多压力和困惑,家庭往往成为他们宣泄压抑情绪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紧张。因此,破损的家庭结构,父母专制的教育方法,紧张的家庭气氛是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心理、离家出走等,一遇到挫折和打击,便很容易出现意外。

(三)学校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后天发育不良。

首先,目前大多数学校还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尤其是农村初中落后的办学条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严重滞后,表现是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都难得有一次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而举行的主题班会或活动。虽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些品德意志方面的教育多少涉及心理教育问题,但往往局限于学生学习的勤奋、刻苦和专心致志,绝少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教育教学内容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大部分学生失去与他人平等发展的机会。这样不公平的环境,使得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最终沦为“问题学生”。

其次,有些学校的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心理健康教育被排挤到可有可无的地位。中学生急需的学习心理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等在某些学校或者被取消,或者被盲目应付。有些教师甚至当面讽刺、挖苦学生,把学生轰出教室,撵学生回家找家长、打骂、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相当普遍。此外,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素质较低,对这部分人的培训很不到位。由于条件所限,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个别学校竟让一些因业务水平低、工作态度差、能力差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补此空缺。从目前状况来看,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承担。一些班主任知识结构片面、单一,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再加上被平时琐碎而繁重的其他工作所牵制,因此,他们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致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常因为缺乏正确、有效的规范而盲目从众。

再次,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大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在苏北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在紧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下,社会仍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于是,各级学校便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升学无关的课程一律不开,或者即使开了也流于形式。

最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有效性。据调查,开课、办板报、举办讲座活动是目前苏北农村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途径,这三种途径反映了苏北农村初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团体辅导及静态宣传为主的特点。从苏北农村初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看,基本上是以“认知为主导”的,教师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认知的提高”,让学生背一些简单、枯燥的概念、原理,忽视了学生行为的训练、提高与培养。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满足,学校没有开展心理辅导课,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效率不高。

(四)农村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使学生身心发展极不平衡。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大多交通不便,娱乐设施及场所缺乏,因此,家长在闲暇时最多的活动就是打扑克、玩麻将和看电视、录像、影碟等。这类休闲娱乐方式自然引发孩子们的模仿。农村孩子思想单纯,加上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对他们疏于管教,他们会无意识地形成小团体,参与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由于无经济来源,他们只好编造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要不到就变着法子骗家长,甚至走上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其次,由于农村的封建传统观念比较严重,学生谈“性”色变。一些教师甚至视讲人体生理卫生课当中的生殖系统知识为“低级下流”,致使学生缺乏对生理现象与心理问题关系的正确、科学的认识。此外,由于农村学生受成长环境限制,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际交往技巧。

(五)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没有这样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会深入,更不可能有成效。我们对教师进行过侧面调查,结果表明,懂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不到10%,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还不到3%。

三、改进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苏北农村初中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经过几年努力,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社会和学校的一定关注,但人们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仍认识不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把宣传重点放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学校校长、各位学生家长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人主管、有人督促、有群众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摆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似“无水之鱼”的局面。

(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指出:“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是从兼职为主转向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之所以普遍存在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师资,作为权宜之计,只好借用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让不懂专业的人做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强人所难,又难免使工作步入歧途。为此,尽快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农村中学应依托地方高师在硬、软件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分阶段、有层次地进行。就培训对象而言,短期计划以分管领导、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中期计划以各科任课教师为主,长期计划则是地方高师整合力量,积极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农村中学现状而言,短、中期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支持与配合下,培训过程应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对兼职教师和普通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通过紧凑而有系统的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现实问题,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干预和影响手段,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机构定位、编制配置、经费划拨、培训提高、资格认证、工作量核算、福利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除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乐于、专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

要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必须有适合这种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环境能造就人,在诊治与矫正不良心理的工作中,应将环境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景点设计,环境布置上巧于安排,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实施自我心理调节。如学校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活动周、科技月等活动,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开展琴棋书画活动、观看优秀影视剧等,提高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其次,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通过良好的学习风气、师生关系、同学友谊,对学生进行熏陶。如在班级中成立互助学习小组,贫困同学助学基金会等组织,在班级中建立和睦互助的同学关系,营造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使特殊生充分享受班级温暖。班际之间可以开展各方面有益的学习竞赛、体育比赛,在比赛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营造整洁舒适的教室空间环境,营造民主严明的法治环境,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人际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起到表率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最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的家庭。学校应成立家教委员会,办家长学校,利用它向家长传授心理教育知识,使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在这样的美好和谐的环境中,不仅降低了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还使已有的不良心理得到了矫正。

(四)利用各种组织作为活动载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态,学校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心理训练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树立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1.开展“友好班级活动日”。校内部分班级建立友好关系,每逢重大节日,友好班级学生一起联欢,使孩子们结下深厚友情。

2.建立“残缺家庭爱心社”。定期到学生家中,做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联络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使学生虽然家庭残缺而心灵不残缺,鼓励学生“失亲而不失志”。

3.建立“差生结对帮教组”。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党员、教工团员都可以承担“双差生”的帮教工作,通过结对活动,使他们消除厌学情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顺利完成学业。

4.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针对特困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学校可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如利用班团课、板报专栏、校园广播、征文比赛等形式,介绍特困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事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由于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修养也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修养要靠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锻炼和调节。为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在提高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耐挫折力,完善健康个性,优化心理结构。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要多样化,要有互动性和针对性。

(五)在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对《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加以梳理,就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我们可以结合珍惜时间与理想前途的教育,结合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尽快使学生的心理驱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第二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可以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调整情绪状态、学习方法的讨论等内容的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改变旧有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的教学设计,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发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获得友谊的方法,自觉懂得待人接物要平等、尊重、真诚,要理解,要宽容。学生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必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实践了教学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实践了交友的过程,协调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取到积极作用。

(六)构建“五结合”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五结合”主要内容是:心理教育与专业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教育与学生对学生咨询相结合;心理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心理教育与家庭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教育与修身养性相结合。“五结合”的教育辅导模式,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存的环境,给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条件。它能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它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不仅在于治疗,而且注重预防和发展,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七)改革农村初中教育评价体制。

加强苏北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改革当前教育的评价体系,营造能够发挥学生潜能、保护学生个性、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改革后的教育评价体系包括能够全面评估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系统和全面评估教师素质的评价系统。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学生家长、教育部门等的大力支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决策者、执行者、实施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一定要认清形势,积极探索,把苏北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黄锦衣,蔡钾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教学与管理,2002(4).

[3]刘翔平,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4]芦咏莉,王成全,董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小学管理,1999(7).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有效自主预习,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