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杈部位和追肥次数对早花烤烟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2-10-02 06:41:22

摘 要: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采取留杈部位和追肥次数双因子设计,留杈部位为正常打顶往下第2(D2)、4(D4)、6(D6)片叶处留杈,追肥次数设3个水平:追肥1次(Z1)、2次(Z2)、3次(Z3),以正常打顶不留杈、追肥一次作为对照(CK),共设10个处理。结果表明,D2Z2烟株生长发育良好,田间病虫害发生较少,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吸食品质好,烟叶单产值、烟叶均值产指、级指、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较其它处理好。说明适度留杈并分次追肥能够有效降低早花对当地烟株的影响,是出现早花现象后对烟株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弥补措施。

关键词:烤烟;早花;留杈;追肥;烟叶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056-05

烤烟早花是指植株还未达到该品种或当地栽培条件下正常生长应有的高度和叶数,从营养生长期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期而过早开花的现象[1~3]。烟草早花,会削弱烟株的生长势,造成各部位烟叶的组成比例和内在化学成分比例严重失调,烟叶产量、品质下降[2, 4],烤烟早花还会增加烤烟用工投入,由于其发生条件的复杂性给烟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前人研究表明,烤烟早花与烟草品种的遗传特性、环境温度、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选择适宜品种、剪叶炼苗、适时移栽、地膜覆盖、防旱防涝和平衡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早花的发生[5~10]。

凉山州会理县是四川省植烟史较长的地区之一[11],从历史资料来看该县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早花发生。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探究不同留杈部位和追肥次数对早花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以达到减轻当地早花危害的目的,为提高该县对烟草的调控能力提供技术依据,为烤烟早花易发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于2011年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南阁乡南阁村烤烟早花烟田进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云烟97,早花发生率为91.3%,早花烟株有效叶片数为14~16片。烟苗于2011年5月3日移栽,行距1.2 m,株距0.5 m,666.7m2种植1 100株。试验田海拔高度1 200 m左右,黄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具有气候代表性,土地集中连片,排水灌溉便利。666.7m2基肥量为50%烟草肥(N∶P∶K=10∶15∶25)45 kg,氯化钾3.5 kg,硫酸镁1 kg,硼砂0.5 kg,过磷酸钙15 kg,硝酸钾10 kg,硝铵磷5 kg,N∶P2O5∶K2O质量比为1∶1.23∶2.38。试验地基础肥力如表1所示。

上一篇: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不同叶龄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与其代谢相关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