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跃动“侏罗纪公园”

时间:2022-10-02 06:04:56

恐龙跃动“侏罗纪公园”

恐龙研究一直被认为是“解开地球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新疆是全国出土恐龙化石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灭绝于6500万年前。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恐龙几乎就是古生物学的代名词,因为恐龙在陆地上身体最大,在地球历史上有过最辉煌的时代,是最为成功的一类陆生爬行动物。

新疆恐龙惊世再现

首先在新疆寻找到恐龙化石,并开始揭开这一地区古生物神秘面纱的是我国科学家袁复礼教授。1928年至1931年,袁复礼教授带领中瑞西北联合考察队,深入新疆奇台和吉木萨尔县等地的北部荒漠,在吉木萨尔县大龙口赭红色地层中发掘了一枚恐龙蛋。之后,考察队又发现了大量的三迭纪兽形爬行动物化石和种类众多的海相、陆旧地层化石。除了恐龙蛋的发现外,袁复礼教授这次考察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奇台县境内六棵树一带的博尔腾戈壁发现了两具大型恐龙骨架。其中一具经专家杨健钟的修复,恐龙身长10.26米,背高为4.05米,后来被命名为“奇台天山龙”,属蜥脚类恐龙。恐龙蛋和两具恐龙化石的发现,当时在亚洲尚属首次,新疆恐龙化石的出现立即就成为欧洲各媒体报道的热点,轰动了世界。

当时在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之中的外籍团员,负有随时为不同媒体提供新闻素材的义务,于是因为通联的不便与反复转译的困难,“发现恐龙化石”这个消息,竟误传为在新疆的戈壁发现了7个还活着的恐龙群体。一下子,欧洲的电讯报刊全都为此而振奋,有人将1928年欧洲的圣诞节叫“恐龙节”。当然,很快就得到了澄清,那是误传,发现的只是化石。但这个插曲影响深远,它不但使新疆恐龙扬名世界,也使“在地球的某个隐秘之处还有延续至今的恐龙”成了人们的梦想。《福尔摩斯探案》的作者柯南道尔写了一本“仿真”小说《迷失的世界》,就以在美洲中部某个一般人上不去的台地上,发现了没有灭绝的恐龙群体为卖点:几年前美国还拍摄了一部大片《侏罗纪公园》,问世之后顿时风靡世界,在全世界掀起一阵阵“恐龙热”,票房收入接近10亿美元。这都是尽人皆知的。它的创作契机,也是萌生于今天还有活着的恐龙存在于人类视野之外的想象。而第一次以“活恐龙”为看点的事件,就是发生在新疆。

掀开地质新篇章

袁复礼教授的这些重大发现的意义在于,它彻底打破了在中国乃至新疆没有恐龙化石的论断,翻开了我国古地质、古生物、古环境和古气候考古的新的篇章。同时,大量古生物化石在这一带的发现,使在新疆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比以前提前了一亿多年,为揭开新疆地质变迁和物种衍化之迷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那时候起,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石油科技人员先后多次在新疆进行大规模的恐龙化石发掘,发现许多规模大、保存完好的陆地、海洋动植物群化石点。2006年央视10套节目专门在恐龙沟成功地进行了恐龙挖掘现场直播。挖掘出的一具食草类恐龙化石,从已知的化石骨骼推算长度达30多米,身高达15米多,刷新了1987年发掘的那具恐龙化石创下的亚洲记录。

新疆的地貌非常特殊,它紧邻的内蒙古戈壁,化石具有多样性,地层相对比较丰富。目前在新疆各地发掘出的恐龙化石中,骨骼化石完整并装架定名的恐龙有10余种,主要有乌尔禾剑龙、将军庙脊龙、蛇颈龙、准噶尔翼龙、五彩冠龙等。通过恐龙沟、乌尔禾、五彩城等地的无数次恐龙化石挖掘证明,从现在的乌伦古河到奇台将军戈壁东缘,整个准噶尔盆地东北地区生活着恐龙;而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挖掘也证明了吐鲁番地区与准噶尔盆地一样生活着很多种恐龙。上世纪80年代,董枝明教授在结束奇台恐龙沟的基础性考察研究后则指出,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地质情况有相似性,因此认为这个地区发现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的可能性极大。果然在2008年4月上旬,中德古生物学家就联合向世界宣布,在鄯善县境内又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群,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不仅填补了新疆地区恐龙足迹研究的空白,还进一步证实了在侏罗纪、白垩纪时代新疆恐龙主要生活在准噶尔、吐鲁番盆地,有成群的恐龙在此生活。

闻名中外的“恐龙沟”

如果要谈新疆的恐龙,我们必须从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奇台恐龙沟谈起,恐龙沟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将军戈壁,距奇台县城西北向约150公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因出土过恐龙化石而得名。从奇台出发向西北驱车两个小时后就可到达恐龙沟。恐龙沟的山体虽然不大,但却沟壑纵横。红色的山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一种神秘的气息。

新疆恐龙的发掘,绝大多数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都与这条仅5里长的小土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条短短的土沟里,在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一个雅丹地貌的土丘里,都有可能发现一具恐龙的化石。这些雅丹的土丘,像是恐龙们的坟冢,埋藏着一亿多年前的未名故事,轻轻将表面的那层覆土剥离,这些故事便会高傲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恐龙沟的化石挖掘活动始于上世纪20年代。其后,有关部门在当地先后进行过大小数十次挖掘,每次都有新收获。1987年,中加合作的考察队在奇台“恐龙沟”将军庙附近,先后发现了草食恐龙中加马门溪龙和肉食恐龙将军庙脊龙。1988年至1997年新疆石油勘探地质队又在此相继发现了多处恐龙化石点。2006年8月,长达30多米的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又在恐龙沟现身,仅比北美发现的身长34米的,“世界第一龙”的地震龙稍小。

屡屡发现的恐龙化石让科学家对“恐龙沟”究竟埋有多少恐龙化石产生了浓厚兴趣,尽管专家对具体的数字争论不休,但都一致认为,奇台恐龙沟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集中、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和个体最大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天然的恐龙化石博物馆。

在恐龙沟是否还会有具有发掘价值而至今尚未发掘的不同恐龙化石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恐龙沟,甚至包括准噶尔盆地在内的更大范围,一定还会有为数不详的更多的恐龙化石在等待着人们去不断发掘。

新疆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与未解之谜

穿越亿万年的时空,与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对峙,可以想象那时的世界也不会宁静。主宰世界的生物“巨无霸”又是如何灭绝的呢?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晚侏罗纪时期,新疆大地一定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毁灭性灾难。

一是陨星撞击地球。这是最引人注目的观点,这种猜想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二是火山爆发引发的恶果。奇台恐龙沟的恐龙化石上部,沉积的约有两米厚的灰白色粉沙岩,正是由火山碎屑物构成的。人们在恐龙沟捡到了火山喷发而产生的球状物――火山弹。人们毋庸置疑地相信,此地曾不止一次地发生过火山爆发。

新疆恐龙的灭绝,此外还有气候变迁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等。也许是上述单个原因造就的,也许是几种原因联翩而至,加速了它们灭亡的进程。但留给人们的疑问还有几多:新疆恐龙的灭绝和世界其他地区属同一时间吗?它们的灭绝是属于同样的原因吗?小小的恐龙沟为何会有那么多恐龙同时消亡?它们在告别生存时演绎了怎样的悲壮?这些都向今天和明天的科学家们发出了挑战。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称可以从恐龙蛋中提取到恐龙基因片断,通过重组恐龙基因复活恐龙,那我们是否也可以从新疆恐龙蛋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复活新疆恐龙呢?或许未来的科学一切都有可能。

上一篇:野人阿尔玛斯 下一篇:尼雅――东方“庞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