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2 04:39:59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

摘 要: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不足,其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从低年级写话到中高年级习作的过渡,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应用出发,就如何更为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衔接进行研究,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衔接;实践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不足,小学习作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小学生惧怕作文,甚至为了考试死记硬背,致使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条理紊乱生硬,完全没能达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目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低年级是以写话为内容,中高年级是以习作为内容,让低年级学生顺利地从写话到中高年级习作的过渡,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实际上,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是一个由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片段到整篇的习作教育过程。本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应用出发,就如何更为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衔接进行了探讨,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源动力,但目前我国小学生普遍害怕习作,兴趣缺乏现象十分严重。要使小学语文习作更好地实现从易到难、由说到写、由片段到整篇更好的衔接,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告诉别人是很简单的事情,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是很有意思很愉快的事情。例如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识字不多,其表达能力主要倾向于说而不是写,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这样能提高学生写话兴趣,而不会因为一些字无法写出来感到困难。同时,在让学生写话的时候,要让学生写容易写的、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经常接触的,比如买了件新衣服,上学路上遇到条花狗,今天下雨了,医生到学校来打预防针等等,只有学生所熟悉的才能更好地写出来,这样学生才更乐于通过文字表达。此外,为了避免学生思维固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写话的自由,让学生自由表现,而非固化题目,这种固化的题目可能适应一部分学生,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却是不熟悉的。

二、注意循序渐近、由易到难的引导过渡

习作所反映的只是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某一个片段,或者某一个点的感受,以低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难写得具体生动的。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所经历的事情和所考虑的问题更为丰富,同时通过学习,词汇量也得到了扩展,这时小学生将不再满足于写话了,而会向写几句话的习作转移,进而发展为写整篇作文,以满足其表达的需要。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的衔接中,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近、由易到难地进行引导。在训练时,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和物来写,要注意让学生加强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保证语言连贯通顺。实际上,几句话的片段习作,并不一定需要题目,同时也不需要开头和结尾,这是既不同于写话,也不同于整篇习作的写作类型。片段写作所增加的不仅是篇幅,还有书面表达格式等方面的要求。从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整篇,这个习作教学的过程是渐变过渡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注意从词句训练入手

古语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一个个的单字,一个个句子所组合而成的,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词句基础,在写整篇文章时,必然会有很多不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写话训练中,其句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于机械干涩。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词句训练,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词句基础,这样才能实现习作教学的有效衔接。分析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习惯用简短的话来回答问题,思维直白简单,用词单一。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教师一味的要求学生写得更具体更丰富,是肯定不可能的,必须加强引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如让学生尝试对自己写的句子进行修改,通过加色彩词、动词等让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等,都是较好的拓展学生语言内涵的方法。

四、注意帮助学生加强生活积累

小学生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知识不多。写作归根到底,就是对生活实践的描述,而学生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使其平时所能积累的生活知识并不多,同时由于小学生还不能认真细致地去观察所看到的人和物,所能看到的只是非常表面的东西,因此其写作极容易出现无血肉、无情感现象。要让学生写话、写片段、写整篇能文情并茂,必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和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能够构建出作文内容的材料。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去经历,亲身去感受实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内容得到扩充和深化,积累丰富的人生感受,使作文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而不会空洞枯燥。

参考文献:

[1]闻敏.浅谈小学语文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有效衔接[J].知识力量:教学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2).

[2]黄利明.浅谈小学低中年级习作训练的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7(1).

[3]王文镇.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J].教育界,2011(26).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泾河工业园长庆泾渭小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区域地理元认知的培养 下一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