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时间:2022-06-27 02:33:5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摘要】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性课程,它的教学理念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指导地位,使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凸显出学习主体的地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注重的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目的是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能力[1],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缺乏教师指导的课程,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一、确保活动主题的可操作性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主题

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常常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是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去发现能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用心去体会和辨析,不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活动选题的交流会,组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学生能从记忆中反思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或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到活动的主题。例如:教材中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引人注意的实践活动内容;社会、自然和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但比较不平常的问题。

2.重视学生们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们对凡事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有时会产生一些新奇大胆的想法,也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联想,但无论如何,教师在选题指导中,都要重视学生们的想法和灵感,即便学生的想法幼稚可笑,教师也不能对其否定或是予以讥笑,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不再敢尝试去发现问题和寻找活动主题。例如:在“我与交通安全同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很多新奇又充满趣味的想法。有的想收集所有的交通标志为同学们讲解;有的想编创一些交通安全童谣;有的甚至想去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学生想当交通警察或是到交通岗位上实习参观的想法,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尝试,然后引导学生们对这些想法发表一下个人的建议。孩子们在交流和探讨中会明白,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年纪尚小并且不具备任何交通岗位常识的他们来说不太现实。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选择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主题,使主题不至于过大或过难。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合理的学习为基础,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取各种积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为每一个同学都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能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而满足学生获得认可和肯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在开展“保护城市环境”的宣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制定多个学习目标,过少或过窄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自由地选择和发挥。同时,在活动的进展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目标,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兴趣。然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去访问自己的同龄人是怎样看待保护城市环境的;有的学生去访问环卫工人是怎样看待那些随地扔垃圾的行为的,等等。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锻炼。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目标或活动内容与其他同学组成活动小组,例如:5个人一组去社会上访问调查,3个人一组编创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2个人一组绘制“保护城市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宣传海报,通过这种小组式的竞争学习,使学生获得了持续性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如“走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搜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访问类型或考察类型的活动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要适当地采用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和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不再觉得学习是乏味和痛苦的事情。

三、体现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教学评价的艺术不在于批评而在于激励和鼓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把评价放在每一个活动细节上,对于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态度、活动中表现出的想法和实践中展示出的综合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辛苦,给予学生小红花、笑脸和奖章等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励中,对自己充满信心,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即使学生在实践中不够积极和主动,在各种活动环节中表现不够理想,或是实践报告写的乱七八糟,教师也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努力寻找学生小小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赞赏之后,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水平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间,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大家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实现相互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君.谈综合实践课堂中的有效指导[J].综合实践活动,2011(1).

上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下一篇:语文阅读课“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