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第12期

时间:2022-10-02 04:14:44

1000万够不够养老并不重要

马光远

对于中国而言,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快地建立让人有保障感的制度体系,能够尽可能地覆盖大多数的人。比如,北京正在讨论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在京流动人口,这是―个很大的善政。有了一个让人踏实的养老体系,民众就不会在那里愁眉苦脸地算自己养老需要多少钱,也不会被专家们的天文数字给吓傻了。

多少钱可以养老,学者钟伟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一身冷汗的数字: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很显然,钟伟并没有和大家开玩笑,但大家只是被他的千万数字吓傻了,并没有看他设定的严格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无论是GDP,还是居民的收入,以及政府印钞票的节奏都保持前3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很显然,钟伟这一次计算出的养老金和其之前算出来的北京均价5万的房价一样,都是一个没有扣除通胀因素的表面数字。如果按照经济增长,货币收入和印钞速度还原,现在多少钱可以养老,25年后依然是多少钱。

退一步,即便未来养老金是天文数籽,那也不是最恐惧的事。在社会保障比较健全韵国家,居民从来不会关心自己未来养老需要多少钱,他只需去领取他应得的份额。至于养老金缺口有多大,那只是政府烦心的事。这就是说,有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居民需要担心的。

而对于国人而言,我们目前还缺乏覆盖面广,设计合理的养老保障体系。而且,养老金的缺口相当大。在中国迅速迈向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这个缺口究竟有多大?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一是2005年世界银行曾经估算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二也是2005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都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专业报告,指出中国未来30年养老金的缺口为6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中国覆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的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大约在1.5万亿元,作为战略性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也仅仅只有7765亿元,仅能供养不足500万人存活25年的养老所需。

其实,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养老金存在缺口也是一个常态,只有大小之分。比如,按照最新的数字,美国目前养老金缺口也高达1万亿美元,各国都为此焦头烂额。

虽然缺口很大,但是笔者从来都不认为养老金缺口是个很可怕的问题。中国有没有解决的途径?有。截至2009年末,仅中央企业的资产就高达14.6万亿元,将所有的国有股全部划拨到社保,缺口问题就是个伪问题。另外,将每年的“三公费用“压缩大半,也将缓解很多压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快地建立让人有保障感的制度体系,并使之能够尽可能地覆盖大多数的人。比如,北京正在讨论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在京流动人口,这是一个很大的善政。有了一个让人踏实的养老体系,民众就不会在那里愁眉苦脸地算自己养老需要多少钱,也不会被专家们的天文数字给吓傻了。

中国高校凭什么吸引国外人才

薛 涌

如今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又是全球化的领头羊。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把国际学生和教授的比例作为学校多元化的标准。清华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急着跟风也有情可原。不过,学习国外的经验首先要对人家的制度有深层的了解,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最近在纽约对媒体表示,清华有意采用美国高校奖学金制度吸引国外优秀学生前来留学。目前正在策划阶段,尚无定案。

如今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又是全球化的领头羊。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把国际学生和教授的比例作为学校多元化的标准。清华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急着跟风也有情可原。不过,学习国外的经验首先要对人家的制度有深层的了解,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

首先,“美国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着重点并非为了“吸引国外优秀学生”,而是要保证普遍的教育机会,特别是美国学生的教育机会。换句话说,人家是在保证了本国人才得到充分的财政资助后,才会考虑外国学生。这里又有许多具体的政策细节,比如,在大学本科,绝大部分院校集中资助本国学生,外国学生基本是自己掏腰包的。在公立大学(也就是州立大学),不要说外国学生,就是外州的学生,学费也比本州学生高二三倍。这一事实显示的,是人家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州立大学靠本州纳税人支持,当然要对纳税人有所回报。到了研究院,特别是博士课程,外国学生拿奖学金的机会确实大大增多了,但是,这也主要是因为高精尖的领域人才稀缺,在本国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且录取的大权在教授手中。教授一般不看国籍,只选最优秀的申请者录取。即使如此,在许多公立学校,比如加州大学系统,外国学生在争取资助上还是有特别困难。美国学生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拿奖学金比外国学生有着巨大的优势。

其次,在美国高校就读的外国优秀学生,并不仅仅是被奖学金吸引。其中更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世界一流大学有一半以上在美国,美国的大学在许多学科遥遥领先,甚至占有垄断地位。真正顶尖的人才,是冲这个来的。目前清华当然没有美国大学的财力,即使有,凭着现有的学术水平,也不要指望能招到多少优秀的外国学生。即使把施一公这样的明星教授从普林斯顿挖来,给他足够的经费,让他能给得起普林斯顿水平的高额奖学金,他那个领域中的外国优秀人才,就会跑到清华来?

袁校长豪迈地说:“世界上最富有挑战的问题都在中国,要想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就要到中国去,这也是现在我们和国际同行所达成的共识。”想想看,即使在中国经济起飞的这三十年,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多少是中国提供的?中国至今鲜有自己的国际名牌,中国的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在这种情况下,说“要想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就要到中国去”,岂不是有点自欺欺人?事实上,清华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除了能教教中文外,还有什么教育上的比较优势?

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应该埋头做点实事,净化学术环境,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如果真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你不给奖学金,真正优秀的外国学生也会来。

上一篇:城市话题 第12期 下一篇:跨越海峡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