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与有畏

时间:2022-10-02 03:30:28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近日以压倒多数的专家表决阻止了硅胶隆胸的解禁,其理由是虽然整形硅胶制造商声明已研发出了耐久性更强、安全性能更好的硅胶产品,但未提供充足的数据来证实其硅胶填充物植入人体后破裂的速度。而在中国,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凭借这一技术实现了让胸部锦上添花的愿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由于转基因工程的推广、化工合成原料的大量使用以及新型药品品种的快速推出,每一种商品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未知风险性,哈耶克说,承认人类的无知,即承认我们在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所以,人民依多数原则组成的权威当局在行使强制性权力时,应当受到社会所信奉的一般原则所限制,社会公平才得以实现和维续。

是社会所信奉的一般原则呢?就是民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在“无知”的食品、药品以及其他事物上,其实我们有两种选择:如果我们对这些事物所具有的风险性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宁肯等一等,只要它无法证明其风险存在于何处,会给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这些食品或药品就不能够进入我们的身体,这是“无知所以有畏”;另外一种思维则反其道而行之,只要这些食品或药品在服用的现阶段没有出现问题,那我们就继续消费它们,直到问题出现、并且已经严重危害了我们的身体时,我们才可以叫停,这是“无知所以无畏”。

之所以频繁出现国外监管机构预警、国内监管机构沉默或者口径与企业相似的现象,除了“监管体系不完善、比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至今尚未真正建立”等技术性原因是否还有方向或利益的因素?

面对“不可知”,监管机构必须谨慎小心地对待,不断提醒民众事态的发展进程,充分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一旦有“疑似”问题,我们应当告诉民众放弃消费,静观后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断发表“无事”声明固然可以理解,但某些监管机构忙不迭地站出来“澄清”,就令人可疑。在多次类似事件中,相关监管机构以含糊其词的“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来搪塞,这正说明监管机构同样在这些问题上充满了“无知”,无法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的确证信息,而它的定论,就是要让消费者继续“无畏”下去,把风险的皮球又踢给民众。

更令人忧虑的是,是明明“有知”而装作“无知”。早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就有报道指出:目前许多国外转基因食品巨头频频公关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导致转基因食品不但在国内通行无阻,而且至今不标明其转基因身份,让消费者在无知中无从选择。如果政府职能机构与企业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合作”,甚至有职能机构主动充当推广某类产品的主角,把商业利益与权力捆绑到了一起,呈现在民众面前的就是一个绝对失衡的糟糕局面:所有人都被隔绝在了信息的屏障之内,外面的景象什么也看不到。这恐怕才是最让人从心底里恐惧的。

上一篇:对《谁在说谎》一文的反馈 下一篇:别再制造“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