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2 02:56:28

70例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 分析和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足月且经阴道分娩7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催产素进行预防,而研究组则采用卡孕栓+催产素进行预防,观察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卡孕栓;催产素;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64-02

产后出血属于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随着卡孕栓在产科中的推广和应用,其与催产素联合使用能够在产后出血中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给予卡孕栓+催产素进行预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足月且经阴道分娩7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4至35岁间,平均年龄为(25.6±1.4)岁;孕周在38至41周,平均孕周为(39.4±1.2)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3至36岁间,平均年龄为(26.3±1.2)岁;孕周在39至41周,平均孕周为(39.8±1.3)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产次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当胎儿前肩部位分娩出来后,应及时经肌肉注射20U的催产素;对照组:当胎儿前肩部位分娩出来后,应及时经肌肉注射20U的催产素,同时给产妇舌下服用1mg的卡孕栓。产程开始时,应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当胎儿分娩出来后,可通过静脉通道给予适量催产素;若未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可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对两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进行测量,对第三产程时间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测量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称重法与容积法对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当胎儿分娩出来后,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盆,收集阴道出血量,最后通过量杯进行计算。或者在产妇臀下放置垫巾,收集阴道出血量,分别在产后2h、产后24h进行称重,以获取产妇产后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有统计软件 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s)来表示,计数资料则由χ2验证,组间对比由t验证,若 P

2 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147.6±65.3)ml,产后24h出血量(207.4±61.2)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211.4±74.3)ml,产后24h出血量(272.8±66.3)ml,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常见并发症,也是引发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是胎儿分娩出来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大于500ml,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引发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据大约80%的比例。而产后2h出血量占据总出血量大约80%比例,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在产后2h对产妇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缩短第三产程时间,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在胎儿分娩期间,必须给予催产素,以缩短胎儿分娩第三产程时间,同时给予有效的缩宫药物,以增强产妇产后子宫收缩能力,使创面血窦能够及时关闭,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1]。

临床上,在产后出血预防方面的措施及注意事项主要有:若产前产妇存在明显的贫血症状,必须及时进行纠正,并补充适量的叶酸、铁剂及维生素,以避免产后出血症状的产生;若产妇存在羊水过多、巨大儿、双胎或多胎妊娠、子宫肌瘤等症状,必须在临产后及时配血,并给予静脉输液,以防发生产后出血时得到及时处理;急产或者滞产产妇必须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准备,在胎儿分娩过程中给予适量催产素,以避免子宫破裂出血;行阴道分娩手术或者剖宫产手术产妇,必须防止麻醉过度问题的产生,同时减少产钳操作与内倒转操作,以避免产道破裂出血;若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症状,必须及时进行纠正,并配备适宜的新鲜血液;有效缩短第三产程时间等。本研究主要就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并取得显著性的预防效果。对照组给予催产素进行治疗,催产素是一种垂体后叶素,能够提高产妇子宫收缩能力,使子宫子宫肌层处的血管呈闭合状态,以起到止血的作用,起效时间为3至5min,而半衰期则在10至15min,整个药效时间为30min。但是由于其在子宫收缩能力提升上的作用较强,而对平滑肌作用较弱,使得平滑肌变得松弛而引发产后出血[2]。同时催产素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消化酶或酸碱度影响。而研究组在给予催产素基础上,加以卡孕栓进行治疗,其属于前列腺类型的一种衍生物,能够有效提高宫颈平滑肌收缩能力,同时对催产素药效起到增强作用,其半衰期为30min,药效时间为6h[3]。临床研究发现,第三产程时间直接决定着产妇产后出血量大小,而卡孕栓不仅能够提高子宫收缩能力,同时能够缩短胎儿分娩第三产程时间,使产妇子宫创面处的血窦及时闭合,有效预防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总之,与催产素进行比较,卡孕栓药效时间较长,个体差异性较小,在第三产程时间内,催产素药效效果基本消失,而卡孕栓却仍然有较强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与催产素组相比,卡孕栓联合催产素组产后出血量较少,第三产程时间较短,在产后出血预防中具有显著性的应用价值。虽然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恶心、轻度腹泻、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但是后期可自动消退,安全性良好。

总之,给予阴道分娩产妇卡孕栓联合催产素进行预防治疗,能够缩短胎儿分娩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鲍国波.催产素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50例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0,8(03):87.

[2] 曾茂会.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04):75-77.

[3] 胡喜珍,陈茜,王孝忠.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2(04):90.

上一篇: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Braden评分在预防ICU患者压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