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自己玩一会

时间:2022-10-02 02:54:32

独自玩耍对孩子确实有好处。美国儿科专家认为,大多数的一岁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拿着玩具,可以自己翻看漫画书,可以追着皮球到处跑,他们认识到自己可以独立地去做某些事,而且也经常坚持这样去做。独立玩耍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创造力以及语言能力等。爸爸妈妈经常可以发现15个月大的孩子在自己玩耍的时候总是自言自语,这种典型的现象正是他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一岁的孩子又很少能长时间独自玩耍。一般情况下,15分钟已经是我们可以预期的最长时间。所以,家长除了给孩子提供独立玩耍的机会,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想延长1岁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就要牢记四个关键词:心情、兴趣、习惯和引导。

心情

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取决于他的心情。假如他饿了、累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就很难坚持自己玩耍。家长也不要以为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应该能够比小一些的坚持时间长,比如一个22个月左右的孩子,虽然他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能力都要强一些,对独立自主的渴望也更强烈,但是他更希望得到爸爸妈妈密切的照看和关注。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能强行让孩子自己玩,或强行增加孩子自己玩的时间,应该耐心地坐下来陪着他,问问他想要什么,让他高兴,之后再慢慢引导他自己玩。

兴趣

首先,游戏必须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在孩子完全沉浸在游戏中后,你可以慢慢地走开一些或者在旁边看杂志等,假如他把玩具扔向你,你可以微笑着把玩具还给他,然后继续你的阅读。几天或几周以后,你就可以离得更远一些,但是记住,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同时要确保孩子所处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毕竟1岁多的孩子还没有任何安全意识。

引导

单纯地把孩子所有玩具都一股脑地拿给他,只会令他不知所措,相反,你可以通过一定的次序每次只给他一个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1岁的孩子需要你的引导,所以当孩子开始对玩具失去兴趣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重新引起他的热情。假如他正在玩积木,你可以边做自己的事情边和他说话,但不要直接参与他的游戏,例如,你可以说:“哇!你已经堆了3块积木了,你能再加上一块吗?”

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尝试养成孩子独自玩耍的规律,关键在于要循序渐进,每次延长一点时间,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刚开始也许没有几分钟孩子就会寻求你的参与,这时不要立刻就回应他,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专家提示我们,一般孩子刚洗过澡或者刚吃完午饭时心情比较愉快,是培养独自玩耍规律的好机会。同时尽量避免选择你疲倦或烦躁的时候,因为家长的心情也许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适合一岁宝宝自己玩的游戏

宝宝独自游戏的过程中,他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而“感觉游戏”应成为宝宝的主要游戏形式。下面是一些小游戏,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为他选择:

拨浪鼓: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孩子就会感到开心。这类游戏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能积极地适应外界生活。

堆积木:让宝宝将4块积木叠成木塔,然后推倒。积木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小、形状的概念,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不断的循环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耐性。

开关盒子:打开和关闭盒子或者其他容器,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刺激大脑发育。你可以放一些小玩具在盒子里面,然后引诱他去打开,当他每次打开盒子看到不同的玩具时,会很喜欢这种神秘感,愿意多玩一会。

扔、追皮球:让孩子自己把球扔出去,再追回来,可以锻炼孩子全身的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跳舞:准备一些好听的儿歌音乐,小孩子喜欢一个人跳舞,尤其是听到音乐的时候。音乐可以刺激孩子的听觉,当他学会听着音乐起舞时,说明他已经会协调自己的各个感觉器官。

涂鸦:几支彩色铅笔或蜡笔,一张白纸,会让宝宝被自己的“艺术大作”深深吸引,还能让他认识颜色,刺激视觉发育。

拼图:买个拼图给孩子,或是把不用的图片撕成几份,让孩子重新拼出来,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如果他需要你的帮助,尽量先让他自己完成,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出手相助。

捏泥巴: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给孩子更多的创造空间,也可以准备一些模具,比如小鱼、小花和不同形状的几何模型等,既能让孩子认识事物又能发挥他的创造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宝宝独自游戏的阶段,你一方面要尽量给孩子选择色泽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并且经常给孩子更换玩具,改变游戏场所,让宝宝充分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安全措施,即使是让孩子自己玩,家长也要在孩子的旁边,不要让孩子离开你能够到的范围。而且注意不要让危险的物品也被宝宝当作玩具来玩耍,例如药品、化妆品、烟、钉子、针、装有开水的杯子等。

上一篇:外公的帽子 下一篇:妈妈变“丑”为“美”的瞬间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