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经验浅谈

时间:2022-10-02 02:33:26

《压强》教学经验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61-01

《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的一个物理量,但是要将它上升到理论,对于初学这一概念的学生,就感觉陌生了。这一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力的一种一种特殊表现的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种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概念的学习,也是为后面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以及浮力等概念的学习的建立非常重要的基础。那么应该怎样教好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学的:

首先借助于现代教学设施,通过多媒体看图片、利用实验器材做实验来展示自然界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学习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如妈妈的菜刀,为什么用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磨一磨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从而达到什么效果?这一问题他们从小就看到了,都能说上几句,在激烈的讨论中使他们对这一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助于教师因势利导将其上升到理论,从中就能很自然的提出相关的几个物理量:刀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口变厚,与食物接触面积变大,切菜时费力,效果不好。磨一磨其本质目的就是使刀口变薄,与食物接触面积变小,切菜容易,效果很好。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其中道理。

其次应对几个基本概念做细致的分析讲解,特别是“压力(F)”,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先要让他们明白“压力”并不是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这些具有特定性质的力,而是这些一定性质的力在某一实际问题上的特殊表现。它的特殊表现在于:

压力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

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物体并且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了压力产生;

压力的本质是弹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如下面的四个图中的压力,只有图一中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F=G),而图二中的

压力小于重力(F

再次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既要以教材为本,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和课堂,应突破教材、课堂、教师三个中心,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因为压强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太多太多,如火车路为什么铁轨下要垫枕木?房子的基脚为什么比正墙厚?背篓、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宽平等等。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实例来品味知识、来领会知识、来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要学生用实验亲自来体验,让他们将圆珠笔放在大拇指和无名指之间,适当用力挤压,观察肉皮下陷程度和体验疼痛的感觉,力是一样的为什么效果大不一样呢?这样既使他们更进一步地体验了压强的物理意义,又使他们通过身边随手可得的器材做实验,从无形中贴近了生活,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有所用。

教学中还要有一些开拓性地讲授,为今后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应给学生提出:这里学的压强是定义式,具有普遍意义,在后面要学到的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中都适应,让他们提前有一定了解,以免在后面的学习中混淆不清。

总之,物理慨念的教学,要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的联系,充分运用日常实例以及实验器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有兴趣,学习积极性更浓,知识也就理解更透彻,记忆更加牢固,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上一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浅谈初中教学管理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