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不足分析与完善措施

时间:2022-10-02 01:08:06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不足分析与完善措施

摘要: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工程勘察结果报告是该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的主要依据,勘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因此,正确认识当前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不足,切实保证勘察质量,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不足;完善措施;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为施工设计提供岩土成份和性质参数,该报告的质量优劣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工程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勘察地点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层的构造、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地下水的情况,而且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从而提供一份切实可信的工程参数及施工建议。

一、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主要包括工程现场的勘探、原位测试、取样、室内土工试验以及报告整编等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因此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正是这些复杂的操作程序,使得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市场竞争异常的激烈,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一个项目由多家勘察单位和个人共同编制工程勘察方案和报价,业主多以低价中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可以顺利拿到项目,并不是根据建筑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工程勘察方案,而是通过减少勘察工作量和压低勘察工作预算价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一些实验项目因此而省略,勘察工作不仅粗糙、随意,而且勘察手段也相对比较单一,因此根本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规范与设计要求。

2、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要比较匮乏。一般而言,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主要是用来指导工程勘察工作的,它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同时也是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用保证。从目前我国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来看,许多的勘察单位并没有组织编写工程勘察纲要,即便是有,很多勘察项目也根本没有列入其中,这是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纲要匮乏的主要表现。从实践来看,有些工程项目虽然有勘察纲要,但都是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因此难以满足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要求。有些纲要针对性不强,在实践中对工程勘察工作的指导意义并不大。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

3、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第一手资料不符合质量要求。这主要表现为野外勘探、土层取样等不符合操作的规程和规范要求。一般而言,勘察单位的工作是按照工作量来计算报酬的,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时,勘察单位为了加快岩土的钻探进度,在钻探取样往往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勘察中的垂直度有偏差、随意地挪动勘察孔位以及回次进尺的幅度过大等,导致了勘察结果的不准确。工程勘察质量意识的淡薄,地质情况描述简单,甚至弄虚作假和伪造记录,使得勘察质量难以保证。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第一手资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整个工程项目也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4、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捷径”问题。对于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言,原位测试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然而现代勘察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捷径”。一般而言,静力触探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定深调零来减少零漂,而有时为了图方便就不按要求进行调零,从而造成了数据采集的不准,尤其在气温和地温相差比较大的冬、夏季节,触探的指标相差也会更大;标准贯入试验也不按相关的规定校正杆长与孔深,当缩孔与孔底存在残留时,无法及时地发现,因此造成了标贯数据的严重失真;对于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而言,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连续的贯入,并对触探杆进行定深旋转,但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性贯入比较慢,起杆比较困难、局部地段难以锤击,因此放弃了连续贯入,触探指标的数据也就不够详实,碎石土的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二、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完善措施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就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整理,并保证其真实性。通过工程现场勘察与地质资料收集,勘察人员就能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减少勘察成本、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整理,应当有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参加。从实践来看,很多工程勘察单位的分工比较细,工程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回来将原始的编录资料交给想给报告编写人员后就不管了,这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脱节。由于拟建工程场地岩土特征和勘察要求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差别,因此工程勘察报告绝对不可以生搬硬套、按部就班,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及建筑结构的工程特点,制作工程勘察报表,这样才有针对性。

2、要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由于不同的拟建地区的地质和自然条件有所不同,再加上不同勘察方法的缺点与适用性也不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非常重要。湿陷性的黄土地区要采取人工开挖探井的方式进行取样;膨胀的土地不宜采用直剪的方式进行试验;软土地区可采用钻探式的方法进行取土、静探以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勘探手段。因此,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针对基土的性质,灵活地采用合适的勘察手段与方法,从而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3、加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监测。建筑岩土开挖之后,由于已经卸除了拟建基土上的自重应力与坑壁侧向应力,因此应对基坑进行回弹隆起或者坑壁的变形监测;对建筑岩土进行处理时,由于打桩的振动与挤土效应,要对相邻的建筑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影响进行严密的监测,必要时可采用水平位移与倾斜式的观测方法。同时,在加固拟建地基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孔隙之间的水压力变化以及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因此加强对水压的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面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勘察技术,才能保障拟建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周水忠 顾永军.论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 .西部探矿工程,2009(12).

[2]黄立丕.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土工试验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

[3]彭晓光.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3).

[4]张旷成 李亮辉.从岩土工程设计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J] .岩土工程界,2006(12).

[5]温文富 王义海 杨旭.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 .山西建筑,2009(07).

上一篇: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下一篇:室内煤气管道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