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员工规范管理

时间:2022-10-02 12:55:13

试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员工规范管理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秘密泄密现象时有发生。在保证企业人员合理流动的同时,加强员工规范管理以保护好企业商业秘密。

【关键词】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员工规范管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深圳华为公司三名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到200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力拓门”事件,再次给企业管理者上了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一课。

一、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现状

1.企业对商业秘密的认识不到位。这体现在两个层次:首先表现在企业管理者,虽然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已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但还未作为企业管理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去;有的企业管理者只把公司的技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没有认识到公司的客户信息、不公开的财务信息等也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客体。其次表现在企业员工的保密意识淡薄,往往在与亲朋好友的交往中无意识的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2.企业采取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由于对商业秘密保护了解不充分,很少有企业能制订出针对性、系统性的制度,导致这些制度执行的效果不好。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商业秘密是商战中取胜的必要手段,对主要部门及人员都未制定并采取有效妥善的保密措施,以至秘密被泄露或侵害;有的企业虽也制定了保密措施,但形同虚设;有的企业与主要岗位的人员订立保密合同,却不严格执行,管理松散等,以至于商业秘密屡受侵犯。

3.企业缺少对员工关于商业秘密的系统培训。由于我国用法律保护商业秘密的历史较短,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国家对商业秘密法律知识的宣传也不够,国内很多企业只注重对有形资产的保护,忽视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一些企业将经营的重点主要放在发展上,不够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对员工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更是很少。权利人和侵害人的法律意识都很淡薄,企业员工不仅没有基本的保密观念,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性质、可能带来的违法后果及法律责任等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在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时显得很轻率,没有相关的责任意识。

4.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管理失衡。有的企业不注重文化管理,或者企业文化没有宣传到位,企业文化对员工没有产生凝聚力,造成员工离职。还有些企业在员工管理中,不注重人性化管理,员工有保密的义务,却没有相应地给予员工权利;或者企业没有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这些都可能引起管理冲突,以至于员工带有报复的心理进行泄密。

5.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缺少自律。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动是非常频繁的。虽然每个企业老总都对流失的人才带走企业的相关资源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把“具有客户资源”当成一个重要的接收条件。商业秘密的泄露,有相当原因是行业之间浮躁和急功近利造成,是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缺少自律造成的恶性循环。对这种行为,国外一般通过行业协会等加以限制,我国却没有相关部门加以约束,导致企业在人才流动中带走商业秘密的现象极为普遍。

二、加强员工规范管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1.制订保密规章制度以健全日常管理制度。企业在员工的日常管理中应该从商业秘密的特点出发,找出相关保护方法的内在规律,并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泄密途径,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商业秘密认定、检查和管理、审批制度。明确规定本企业的商业机密范围:将符合企业产品、配方、工艺程序、研究开发的有关文件,机器设备的改进,公司内部文件及客户资料等重要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全部列入商业机密的保护范围。尤其是制订保密规章制度时应当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即制定过程中通过企业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向全体员工公开、并广泛地征求对保密规章制度的意见;制定出保密规章制度后,还应向全体员工及时传达或公示,使所有员工知悉。还要将商业秘密的保护与管理纳入企业内部考核体系,保证各项保密制度在全体员工中得到认真和有效的执行。通过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来提高认识,强化教育,健全机制,完善管理。

2.企业与员工订立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在全企业范围内签订《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将员工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从默视义务转变为明示义务,具体约定了商业秘密的内容、保密期限、员工在职和离职后的保密义务、应当采取的保密措施及违约责任和处罚等,同时明确了职务成果和作品的知识产权均归企业所有,使企业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明确、具体和严格。竞业禁止作为一项禁止性规则,主要在于防止人才流动过程中商业秘密被泄露。在企业中,合理界定竞业禁止人员的范围,一般来说包括:处于领导决策岗位的经营管理人员;高级研发人员和处于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市场计划、销售人员;财会人员、秘书人员、保安人员等。企业与这些相关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约定竞业禁止的区域、行业种类,员工离职后竞业禁止的期限,应支付员工的竞业禁止补偿费以及违约责任等。具体做法是在这些竞业禁止人员入职时,要求他们交一部分商业秘密保证金,在该类人员服务期间,公司为其提供的薪酬里,增加保密补贴这一项。当员工跳槽或离职时企业应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的补偿费,补偿费的标准根据员工接触商业秘密的程度与上年度该员工的总报酬,来确定一个适宜的比例。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支付时间可以在员工离职时一次性支付或者多次支付。

3.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员工法律意识不够和职业道德较差是造成侵犯商业秘密的重要主观因素,相当一部分被调查企业中都发生过集体跳槽或集体泄密的事情,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与管理人员时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随之束之高阁;有些泄密人员在事情发生后根本不知道泄露了商业秘密,更不知道触犯了法律。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宣传教育是预防和防止泄密事件发生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一方面在企业开展全员《保密法》和保密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有关商业秘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人员增强法制观念、责任感、归属感,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树立保护商业机密人人有责的思想,普遍提高保护商业机密的自觉性。

4.融洽企业内部关系,尊重人才。多数商业机密“外泄”事件,都是由于掌握机密的员工和企业高层关系不融洽、相互闹矛盾,乃至于对着干而引起的。要减少商业机密的外泄,就一定要融洽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改善他们的待遇,以“仁义”治理企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尊重人才,提倡以人为本。要珍惜爱护人才,正确估计人才的价值,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减少那些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流失,造成对企业的损失。比如可以采取股票期权制度,即允许商业秘密的发明人或接触、掌握商业秘密的人拥有部分股权,成为企业的股东,使之与企业形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总之,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已成为企业克敌制胜、取得成功的法宝。企业要十分注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除了依靠法律法规,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对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视和对员工的规范管理,只有这样,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才能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巧玲.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熊愈.略论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的保护[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1)

[3]石陆仁.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2)

[4]王存胜.企业商业秘密及其保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6)

上一篇: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 下一篇: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