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法律实施中的道德作用

时间:2022-10-01 11:46:58

略论法律实施中的道德作用

关键词 法律实施的基础;执法的保障;司法的底线;守法的核心;道德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2011年1月24日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指出:“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一、道德是法律实施的基础

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贯彻与施行。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法律的执行――执法:二是法律的适用――司法;三是法律的遵守――守法。目的是促使法律内容的实现,把文字中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是将法律规范的抽象行为模式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为模式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法律调整的对象仅限于人们的外在行为,而道德所调整的主要表现为人们思想或意志支配下的内在动机。我们知道,所有的法律,再好的法律,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实施、执行,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除了规范以外,要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法律实施主体的素质,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等。每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其道德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执法者和司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律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道德是法律实施的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执法、司法和守法者的道德作用,重视法律实施主体的道德素质对法律实施的影响,运用社会舆论的褒贬、教育的力量以及传统、习俗的影响,以精神作用来确信人们内心的法律信念,才能使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贯彻与施行。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

二、道德是执法的保障

执法,亦即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法律规范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的是一种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就必须使法律规范真正落实到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中去,大量的执法活动和行为,就是法律具体实现的过程。执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讲求效能、公平合理等原则。如果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进行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就会使执法行为丧失公平、公正、合理的要求,形成滥用执法权力,造成执法轻重不一、标准失衡失范的结果。在当前执法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人的因素不光要靠法律来规范,更要靠道德来规范。

毫无疑问。执法人员的道德品质如何,对法律的实施将会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如果执法人员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就能在执法工作中刚直不阿、秉公办事,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反之,执法人员的道德品质不良,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就容易从个人利益出发。轻者为保全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敢坚持原则,不敢依法办事,置法律的公正于不顾,甚至还会包庇纵容坏人。打击和冤枉好人;重者就会钻法律的空子、漏洞,践踏法律,徇私枉法。这就充分说明,道德是执法的保障,不讲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就不会使法律在执法中真正的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道德是司法的底线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司法公正,这是当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公正性都是道德性。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无道德就无公正。从这个角度来说,司法公正的道德价值就在于其公正性。我国目前存在的司法不公正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不能与司法公正的要求相一致。

毋庸置疑,如果司法腐败,人们最终说理的正常渠道被堵塞,社会公平和正义必然会丧失。正如弗兰西斯・培根说的:“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一旦司法不公,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打击的将是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所以。建设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和正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司法道德建设。

四、道德是守法的核心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的活动。

法律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许多道德的原则和要求,即“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要求与道德的精神和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是相通的。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通常也都是社会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通常也都是社会道德所赞许的行为。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道德。对于法律的实施。可以起到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论是立法、执法或司法,其最终目的还是使法律普遍地得到遵守。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违法犯罪者伦理道德的沦丧。

显而易见,法律实施的内容和目的,不仅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也是对模范地遵纪守法公民的表彰和奖励。通过张扬正气,树立榜样,对整个社会形成普遍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法律实施的过程,也就是对违法、犯罪表现出来的不道德行为和观念进行斗争的过程;也就是褒奖、倡导和推行社会道德的过程;也就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只有遵守道德和加强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实施中的道德作用,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东北高校学生挫折承受力状况调查及原因探讨 下一篇:浅议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