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22-10-01 11:29:50

浅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提高,使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策略一,真正吃透教材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说过,她40多年从教的主要经历都是放在钻研教材上。要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要想在课堂上能旁征博引,潇洒走一回,更要深入钻研教材。而要真正吃透教材,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应反复阅读文章,梳理出文章的思路与结构,领悟文章的中心、内涵、情感,以达到“披文入情入境”。

2. 准确把握文章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教法也就有所不同。从文体特点入手,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及其表达的作用、效果,尤其是那些与众不同的文章要特别关注,并根据特点,教出本课的特色。

3. 仔细揣摩编者意图。教材是教学的凭借,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是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语文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来精心编排。因此,要把一篇篇课文放置在一个大的目标系统中来思考,弄清楚它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第几个环节。这样才能弄清楚教学的起点、定好位。

4. 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无数教例证明,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制订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科学、明确和完整。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哪一项能力,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做出确切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策略二,强调学生课前预习

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要做好学习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预习所学课文。预习中尤其要注意口头作业——读书,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一篇新课文,就更需要学生反复读。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笔者认为预习可采用“五遍读书法”。第一遍,查词典,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第二遍,读流畅;第三遍,读得有感情;第四遍,边读边列提纲笔记;第五遍,边读边做批注笔记。学生如果认真做好了预习作业,就容易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策略三,大胆取舍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的每篇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语文学习信息,而语文课程的课时有限,不可能一个不漏地进行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要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舍去学生预习中已掌握的内容,舍去与课文主题无关紧要的内容等。抓住一些统摄全文的要素,引导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就能举一反三地推及全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课题质疑。文之题目,犹如人之眉眼,是最精彩、最醒目之处。它那精炼的文字,有着无比深刻的蕴涵。或交代思路,或点明人物,或明确范围,或预示中心,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目标和依据。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再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

2. 抓关键词句。抓住那些最能直接反映文章中心、揭示问题矛盾,揭示学习思路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剖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如北师大版第十册《灯光》这课中“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教学时,抓住“多好啊”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每次‘多好啊’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一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自读感悟,第一次,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游人观灯时发出的赞叹,这是对祖国的赞美;第二次,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而陷入沉思,自言自语说的,这是对电灯的称赞;第三次,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深情说的,这是对未来的憧憬。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如此,抓住关键词句的剖析,教师不必逐句逐节地繁琐讲解,就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自主探究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3. 重视插图。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学习18节,再学习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残酷的惩罚?理解没有火,人类的困苦生活,以及有了火后,人类的幸福生活。最后,说说他面对惩罚内心是怎样想的?揭示普罗米修斯的高尚品格。这样图文对照,学生感悟就比较深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策略四,优化各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用法。现在各种阅读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取长补短,优化组合,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北师大版第十册《献你一束花》一课,执教者选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品味法”和“读写结合法”。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播放失败时运动员痛苦、沮丧、泪流满面的图片,以及机场那冷清的场面,配上哀怨的二胡曲,创设伤心、难过的情境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运用“朗读品味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品词嚼句,深入体味女运动员“怕前来欢迎的人们,她怕记者问,她怕接她的姐姐姐夫,她怕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的心理活动。最后运用“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采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仿写“面对着鲜花,女运动员热泪满面,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怎样?”正因为执教者针对课文特点精选教法,课堂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走入“云”端的图形计算 下一篇:儿子的“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