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谈电视传媒和体育赛事的结合

时间:2022-10-01 10:55:47

由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谈电视传媒和体育赛事的结合

[摘要]通过对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的顺利举行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该项赛事带来的启示,总结了电视传媒和体育赛事完美结合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对电视传媒进一步参与体育赛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电视传媒体育赛事参与结合

2006年12月21日,随着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 完美的落下帷幕,中国乒协和湖南卫视共同主办的2006“国球大典”也同时宣告圆满结束。“国球大典”三年来利用湖南卫视这一传媒平台,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广泛参与的电视节目品牌,堪称体育与媒体完美结合的典范,以此为契机,可以比较清晰的描绘出未来国内电视传媒与体育产业相互影响和促进的美好蓝图。

一、一项新的国际A级赛事的诞生

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作为国际乒联最新推出的年度收官之战,是对全年比赛的总结,其级别与世锦赛、奥运会乒乓球赛、世界杯、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相当,是全球五大乒乓球顶级赛事之一,也是国际乒联授权的第三项“世界”级别的赛事,并纳入国际乒联全年积分排名系统。16位国际乒坛的男女顶尖高手经过激烈争夺,最终王励勤和张怡宁分别夺得本届比赛的男女冠军。回顾这一赛事的产生,正是从2004年以娱乐性为主的“乒乓嘉年华”经过2005年的完善和改进,国际乒联、中国乒协才于2006年共同决定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正式交由湖南卫视承办的。而这项赛事也特别符合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倡导并提出的国际乒联新的宗旨――P4方针,即计划(Planning)、普及(Popularity)、参与(Participation)和效益(Profit)。

二、电视媒体对体育赛事项目的选择

在谈论当今社会生活的时候,很难避开体育和电视。这是因为,竞技体育的竞争,刺激,悬念,极限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既能参与,也能欣赏,形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具有较少的种族,文化,距离等障碍,促进了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而电视是目前世界上具有最大支配力和影响力的传媒力量,电视的生动直观的特征对观众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通过荧屏所展现的体育激烈的竞争场面,运动参与者多姿多彩的表现,极具视觉魅力。因此,电视被视作体育运动的天然媒体,成为当今体育运动的最佳伴侣。

但是即便如此,电视媒体在进行转播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经将体育运动归纳为两大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那么,什么是适合电视的口味的体育运动呢,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选择。篮球、棒球、橄榄球和冰球被认为是美国的四大职业体育项目,其电视转播的收视率在美国国内也是非常高的,然而在中国似乎只有篮球受欢迎的程度可以和乒乓球相匹敌。在欧洲,足球运动的魅力无可比拟,在法国,收视排名前10位的体育赛事全是世界杯。德国、意大利及俄罗斯这三个国家中前10位的赛事有一半是足球,剩下的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和冬季运动。

1.广泛的普及程度

湖南卫视当初选择乒乓球作为其“快乐中国”节目的一部分非常正确,它是中国体育在世界称雄最早,夺魁最多,保持优势最久,引发影响最大, 常令同胞扬眉振奋,促使友邦借鉴推崇的项目,拥有庞大的参与人群。

2. 深厚的文化内涵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打破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僵局,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交流比赛,1972年又派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精心导演和策划了彪炳史册的中美“乒乓外交”,使位于地球不同半球的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小球推动大球”,从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乒乓球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同样的道理,一级方程式赛车在欧美地区如此受欢迎正是源于他们长期以来固有的汽车文化。

3.激烈的对抗竞争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群都有自己认同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总体来说,只有具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胜负充满悬念的比赛才会有更大的关注度。竞技运动作为现代体育的标志,追求的是人体的极限能力,崇尚的是竞争和荣誉。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除了上面所说的广泛的普及程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外,激烈的对抗场面,以及胜负的难以预料也是决定因素。为了提高比赛的档次和激烈程度,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商家的关注,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几乎汇集了当今世界乒坛排名靠前的所有顶尖高手,赛制更是选用了残酷的淘汰制。

三、成功的启示

对比职业化程度在中国比较高的“中超联赛”和“CBA篮球联赛”,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超级联赛,观众却越来越少,常常面临卖不出门票的窘境。一方面这是由于世界范围内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比赛中相持的回合数越来越少,比赛的观赏性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与赛事的赛制和组织有关。反观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除了赛事本身获得圆满的成功,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以外,广大的球迷和观众通过现场或者电视转播观看了比赛,甚至参与到比赛中来,电视媒体也获得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广大厂商也借助这一赛事的平台宣传了产品,可谓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广泛的参与性

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作为“国球大典”的核心部分,是世界冠军之间的顶级对决的舞台,另一方面民间选手的广泛参与也一直是“国球大典”追求的特色和亮点。今年的“国球大典”在民间选手的参与方式上进行重大变革,采取主动选择与网络互动相结合,除了通过“国球大典”官方网站独家开展“乒乓总动员”海选活动,面向全国招募民间选手,还主动前往学校进行选拔,力求更多的非职业的乒乓球高手参与到活动中来。

广大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不再单纯的作为普通的电视观众,而是有机会到现场近距离的观看比赛,甚至可以参与到比赛中来,和世界冠军面对面的交流和切磋,这是不同以往的真正的深度的参与。改变了长期以来,观众一直是被迫地收看比赛转播,主动性仅体现在遥控器上,很少有机会去参与,很难实现互动功能的状况。和“超级女声”一样,“国球大典”打破以往电视转播“明星中心”的模式,观众和世界冠军都是赛场的焦点,正是有了“全民参与”的热潮,才会产生“全民同乐”的收视效应。

大众体育在全球的勃勃兴起和健身娱乐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当今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如何将大众体育融入到竞技体育中,让大众都可以体验到高水平竞技的魅力,“国球大典”在这方面的尝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时尚和娱乐性

时尚,俗称时髦,常常指某一时期人们所表现出的某些风尚,较为集中地表现在精神风貌和生活、休闲方式等方面。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流行” 的东西, 不流行就构不成时尚。而“流行”显然要相当大的一个群体追逐作为条件,这恰恰体现了一种群体社会性的价值导向,因此追逐流行时尚本质上恰恰就是“从众”,会有更多的大众投身到这滚滚潮流中去。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2006“国球大典”紧扣时展的脉搏,把握当前潮流,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手段。比如请来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著名主持人黄健翔担任现场的主持和解说、“民间高手”的选拔采用网络投票的方式、很受追捧的“超级女声”现场放歌等等。

而娱乐则是体育的本质,体育项目如果缺乏娱乐性、观赏性,就会失去观众。“国球大典”在以往关注成绩、注重结果的“锦标主义”之外,给了广大观众一个从娱乐的角度欣赏体育运动的机会:让男子世界冠军对阵女子世界冠军、让前世界冠军进行花式乒乓球表演、让昔日的冠军之战再现。也许几年以后,观众不记得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的男女冠军是谁,但一定会记得当时的快乐场面和片段。

3.媒体和赛事的双赢

这次“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可以称得上是体育与媒体结合的巨大成功。这不是指参与者哪一方的成功,而是参与各方共同打造的成功, 是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当然,其中直接的参与者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活动主办方湖南电视台的策划和运作,为这一活动搭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表演舞台;二是世界冠军和业余选手的共同参与,他们的同场竞技吸引了众多眼球的关注;三是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追捧,如果没有广大观众如此狂热地参与推波助澜,此次比赛也不会如此成功。此外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媒体的争相报道,大肆炒作与不断造势,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所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各种力量的大联动,从而造就了这样一项不同以往的新的国际A级赛事的诞生。

通过“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电视媒体打造自己的电视节目品牌,提高了电视台及其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知名度。而与这种电视“品牌”和“知名度” 直接相关的,则是不可限量的商机与巨大的广告收益,这又使其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以后赛事的组织和转播中去,形成良性的循环。

电视转播权出售获得的收入,不仅为体育行政部门创造了丰厚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得以更好的开展平时的训练,也成为许多国际大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使观众能够观看到更多、更高水平的比赛,促进该运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

四、建议

1.兼顾专业性和娱乐性

体育节目的制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本次“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为了电视转播的需要,并没有将比赛安排在正规的场馆内举行,许多运动员赛后同时抱怨场地内风向的问题以及非专业的“舞台”灯光特别刺眼。另外,比赛的男女冠军都要在一天的时间内决出,让许多运动员感到非常疲劳,难以发挥正常水平。这些问题都要求赛事的组织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观众的要求,又要考虑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运动员的感受,做到专业性和娱乐性的和谐统一。

2.培养赛事转播的专项意识

电视媒体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的赛事,应当尽可能地控制独特的节目资源。全球每年举办的大量赛事为中国电视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不是独占性的,其他电视媒体也同样可以转播。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台最好能够直接参与赛事,选择部分项目作为自己的拳头产品,获得第一手的独家体育信息,树立在诸多媒体中的权威地位。

3.拓展产业链

电视媒体需要重视开发体育相关商品,拓展产业链。与报刊、网络、杂志、户外多种媒体的协同效应。发展成为拥有体育频道、体育赛事、体育杂志、体育网站、体育商店、体育食品、体育服饰等多项业务的大产业。目前中国电视媒体往往将赛事作为一次性的资源,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非常薄弱。未来体育频道应该在推广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开拓体育相关商品,而衍生产品反过来也能够有效地强化节目品牌,扩大体育频道的影响力。

4.国际化是趋势

国内媒体的视角目前来看仍然是本土化的,但已经出现了不少与国际主流媒体新闻选择一致的情况。我国媒体从现在开始就应学习从国际化的视角看待赛事的转播,看待比赛中的得失成败,赛事报道的娱乐性可以再强些,观赛的政治意味可以再淡些,只有这样才符合国际主流媒体的趣味,树立中国的形象。国际电视转播包括三个标准信号:第一是画面,第二是国际声,第三是字幕图形。专家也通常用这三大信号来评判电视转播的水平。国际电视信号是不带任何解说声,即没有任何语言记录的比赛真实的记录。对国内电视转播机构来说,在体育大赛别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化,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制作电视信号,并且保证其质量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以求达到未来国际化转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海潮:电视中国――电视媒体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李清玲:NBA电视转播权销售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29~32

[3]邓星华:国际体育电视转播产业发展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4(11)6:26~28

[4]汪鸽任忠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06~908

[5]齐朝勇:中美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营销现状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31~33

[6]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36~38

[7]王明立: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的开发[J].体育学刊,2004(11)4:23~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与管理咨询业发展 下一篇:以经济学范式辨证看待盗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