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假期,教育不放假

时间:2022-10-01 10:51:54

学生有假期,教育不放假

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悠长的暑假悄然来到,这是学生们最高兴、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教师们可以松口气的时候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把学生完全交给家长,什么都不管了,假期学校还需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工作,这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的责任。

育人是时时、处处、事事都在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局限于在校期间,教育需要延伸到课外、校外。特别是暑假,学生离开学校时间较长,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暑假。那么,学校该怎么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放假前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课。每年夏天,媒体总会报道一些安全事故。我们在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和难过的同时,应该思考为什么孩子的安全意识这么薄弱?假期中,家长应该监管和教育是一方面,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学校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爱自护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让“保护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再是一句口号。因此,在放暑假之前,每一个校长、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给学生上一堂生命安全课。

第二,要给学生布置一份特殊的暑假实践作业。暑假是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好机会。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暑假作业与实践挂钩也成为了许多中小学校普遍的做法。确实,实践类作业不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还能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选择,不必硬性地要求学生必须参与某项实践活动,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和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既可以到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也可以跟着父母去体验一天的工作,或者是到公交车站、火车站做引导员,也可以到社会大课堂的各类实践基地体验,或者是到社区或周边围绕某个小而实际的问题开展调研等。

第三,用网络建立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平台。当今社会,网络已经非常普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中小学生中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平时,假期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网络,这同时也成为教师和家长担忧的一个问题。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价值观的形成。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并建立起和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是教师需要考虑的。有些学校利用班级博客、班级群等平台,开展健康的暑期网络游戏大赛和网络班会,还有些学校针对学生的各种困扰开设一些交流谈心栏目,这都是不错的做法。通过网络育人平台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建立育人新模式,不断拓宽育人的时空,积极营造网上育人环境。

第四,走进家庭做一次集中的暑期家访。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暑假,学校集中开展家访活动是特别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下假期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开学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和问题,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外出和父母一起过暑假的流动儿童及其他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通过电话、上门等形式进行家访,更容易让他们觉得温暖。此外,学校还能通过家访和家长加深沟通,达成教育上的共识,传递给家长科学的育儿观念,形成教育的合力。

总之,虽然学校放假了,学生放假了,但是教育不能放假,学校、教师仍然需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上一篇:开设志愿服务三级课程 创新中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下一篇:从综合督导案例中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