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温度

时间:2022-10-01 09:59:00

村庄的温度

一天,看着杂志上陕北窑洞的图片,忽然就想到了老家的两个窑洞,它们都是我爷爷靠锄头一寸一寸挖出来的。其中一个窑洞里住着我的爷爷奶奶,另一个窑洞里喂着一头健壮的牛。

我曾经在窑洞里住过一段日子,对那段乡村生活至今记忆犹新。爷爷住的那个窑洞既宽又深,却丝毫不缺阳光。窑洞的摆设十分简陋:两张床,一张足可以拿去参加文物展览的旧桌子,还有一把爷爷自己制作的摇摇椅。除了没有素琴、金经之外,几乎与刘禹锡的陋室无异了。

不过简陋归简陋,窑洞却是十分神奇的:盛夏,外面的空气被太阳烤得快要着火了,窑洞里却清爽凉快;而到了隆冬,漫天飞舞着洁白冰冷的雪花,窑洞里却像藏了个太阳一样温暖。年幼的我曾经天真地以为这是爷爷的神力造成的。在我眼里,爷爷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而是一个能调节温度的神仙。

记得每年春夏交接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爷爷到山冈上去割草。每天早上,我和爷爷一起被布谷鸟的歌声唤醒,我们带上麻绳和镰刀,我坐在爷爷推着的独轮小车里,到山冈上去为牛找吃的。

早晨初升的阳光暖暖的,我在爷爷周围蹦来跳去,一会儿逗蚂蚁,一会儿追蜻蜓。趁爷爷不注意,还会爬到树上去摘没熟的青柿子,而代价就是下来之后接受爷爷充满爱意的巴掌。蚂蚁和蜻蜓捏在手心里痒痒的,仿佛它们动一动都会使人的心变得温暖。青柿子握在手里凉丝丝的,咬上一口虽然涩涩的,但那果汁仿佛有神奇的力量,让夏季里那颗炎热的心一下子清凉起来。

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小车上已经高高地堆起了一座草山。我躺在草垛上,嗅着草堆里夹杂的泥土的香味。青草裹藏着的太阳的余热使疲惫的身躯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回家的路上不断遇到从地里干活归来的村人,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一种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几声鸟归山林的啼叫,几声虫回洞穴的鸣声……美好的一天就在这动听的乐曲声中结束了。

我永远怀念那个窑洞、那个小山村的温度,那是适宜的令人感到愉悦的温度。那温度温暖了我的童年,有我最最温馨美好的回忆,值得我永远珍藏。

指导老师:王艳霞

上一篇:人约黄昏 第8期 下一篇:掌温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