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日本相扑文化

时间:2022-10-01 08:42:58

漫谈日本相扑文化

摘要:所谓相扑(すもう)是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 或推出土表外即为胜者。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 ,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尊为日本"国技"的相扑,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时近乎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表"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关键词:日本 相扑 文化

日本《相扑之始》一书说,日本的相扑(すもう)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3年。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相扑是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大约在唐朝时传入日本,现为流行于日本的一种摔跤运动。古称相扑为素舞,起源于中国的汉代,由两名大力士上身,互相角力。直至西元七世纪,在允恭天皇的葬礼上(西元四百五十三年),中国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认为是中国相扑首次传入日本,对日本原有的相扑造成一定影响。后来成为为日本的国技的日本的国际性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动。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在日本国内称作大相扑。

一、比赛的场地

相扑比赛在40~60厘米高、727厘米见方、四边斜度为40°~ 50°的土台(日本称为“土表”)上进行,土台中央比赛场地是圆形的,直径为455厘米,场地北面为正 面。场上有顶篷,四角悬挂黑(西北)、蓝(东北)、红(东南)、白(西南)4 种颜色的彩布,象征四季。赛前,需要进行体格检查,20岁以上者身高要超过1.75米,体重在75公斤以上;20岁以下者身高要超过1.70米,体重在70公斤以上。青红自黑色系的四个柱子意为四季神,为了方便观众观看比赛,从1952年起,便用垂穗来代替了柱子,与此同时改用悬挂式屋顶。土表下而还有个洞,人们在比赛的前天,在洞内埋上、盐酒、粟子、大米、而粉等,以求平安。土表的东西两侧为选手坐席,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放有盐和水桶。抓些盐撒在比赛场上,以便使场地清洁,皮肤擦伤不易感染,并祭祀天地,祈求安全。在裁判员鼓打香尺,号召相扑力士出场比赛后,双方上台,走到中央相距60厘米处,相对站立,各自作抬腿踏脚,搓手拍掌等准备活动。再两手接触地面,调节呼吸,准备进入比赛。

二、服装与基本动作

力士在入土表时会撒些盐在土表上,在日本人的观念之中,撒盐是可 以驱邪的。力士在土表上撒盐有二层意义,一为驱邪,另外祈神保佑免于受伤。另有一说是认为盐可以消毒,撒盐在土表上,即使比赛受伤,事前也已做好了防护的措施。在大相扑举办期间,几乎每日用盐量达四十五公斤。运动员梳好发髻( 3段以下的运动员不结发髻),系好腰带和兜裆(运动员裸身,只系宽大的腰带和兜裆),在台子东西两侧专门放置的水桶内取“力水”漱口,润喉,意思是水能增加力量,所以称为“力水”。然后用“力纸”擦试身上的污秽,象征着清净心灵上的污点。 相扑与日本神道的关系源远流长,即便是在现在,仍然存在着许多与神道有关的传统仪式和动作。比赛之前的入场仪式分为两个部分,先山腰系豪华刺绣围裙的相扑手,在土表上列队环行。之后,在开道和捧刀力上的护卫下,横纲入场。比赛时,两位力上束发梳髻,下身只系条兜档带,近乎赤身上台比赛。兜档带为缎子织成,多为深蓝色或紫色。比赛用的兜档带从小洗涤,上而浸透了污渍与汗水,这被看做选手的价值所在。兜档带的止而下垂着个门帘似的饰带,以表示圣洁。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互相抓腰带,握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用腿使绊,可以拍打对方胸部,但不许踢对方胸腹,不许抓兜裆和生殖器,不许抓头发、击双耳、卡咽喉,不许伤害对方眼睛、胃门等要害处,不许用拳头打人或使用反关节动作。 比赛时,能使对方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除两脚掌外)即为胜利。能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包括手、脚)触及界外地面亦为胜利。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时,裁判员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三、相扑手

在日本,相事运动是高雅的事业,相扑手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相扑运动员等级分明,共有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及横纲10个级别。职业相扑手每年刻苦训练,南征北战,以求升格晋级,获得荣拼和奖金。在日本,相扑手的成功往往就愈味琦地位和金钱的丰收,同时也成为了女孩子追逐的偶像。当前日本相扑界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的小锦、屠太郎和贵之花等早已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们代表甘大和民族的体魄,象征着大和民族的精神。对年轻选手的培养十分有趣。年轻选手们全都住在一个大宿舍里,在那里训练。新来者千方百计地讨好老手,洗澡时为他们擦背,训练后为他们梳头、准备食品、擦洗住所。年轻选手们黎明即起,打扫相扑台。资格老的相扑选手起得稍晚。8点开始晨练,午后第一次就餐,相扑力士每天吃的食品是日本人平均食品的4倍,因为他们需要增加体重。晚上再进行训练。许多学员为了成为优秀力士,多年苦练,以图一举成名。体量大的相扑一顿就可以吃下相当于普通5.6人所吃的饭量。因为相扑比赛没有体重限制,身体越重越有利,因此大部分选手都在300斤以上。每顿饭可以说是吃到嗓子这里,然后开始睡觉。还有就是,做一些非常激烈的健身运动,并且他们练习的时候也非常激烈,健身运动是把筋、肉破坏、撕裂,然后让筋、肉长大。与其他运动相比,相扑士的生命相当短暂。力士们暴饮暴食、过度肥胖,易患上心脏病、脑血栓、肝功能衰退等疾病,因腿部不堪重负而负伤更是家常便饭。据统计相扑士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

如今,相扑运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扑运动员不仅仅只有日本人,还有外籍运动员。另外女性也可以成为相扑运动员。相扑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日本国技,但这也是历经盛衰荣辱才得以如此。所谓传统文化、艺能、体技,的确非一朝一夕便能形成,不但必须耐得住大风大浪,还得靠众人扶持才能绵延不绝吧。目前,职业选手对业余选手推动相扑运动世界化的努力并不担心。,职业选手的技术水平要比业余选手高得多,职业头衔的荣誉也比业余的高贵。业余选手大多属于学校或是公司的相扑俱乐部。“好的、技术高超的相扑选手自然都会到我们这里来。”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随着日本生活日益富裕,找到一个愿意接受传统相扑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了。十几岁的孩子,都愿意上大学而不是进相扑训练馆,他们更愿意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然后再转人职业相扑生涯。

参考文献:

[1]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

上一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下一篇:翻译硕士(MTI)的教育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