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课外阅读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优化

时间:2022-10-01 08:17:28

试论英语课外阅读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优化

摘 要:从英语课外阅读目标中存在的深度、广度、长度欠缺问题探析教学策略的优化,运用素材精选、读法指导、习惯养成、活动拓展等策略,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依据课外阅读三维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拓宽学生英语知识视野和思维,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外;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42―0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能力、素养不同,对阅读理解也各有差异。特别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接受来自外界的语言文化知识外,更离不开自己的理解生成,促进语言知识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学生受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致使学生在阅读中出现乱阅读、浅阅读、不阅读现象,不仅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费时耗力,导致事倍功半。基于上述认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围绕课外阅读中深度、广度、长度的“三维”目标来优化教学策略,能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思维方法的前提下,提升语言知识技能运用灵活性和准确率。

一、“精选”素材,拓宽视野

阅读是学生自我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一种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学习素材。从庞大的课外阅读文本中挑选相应的学习素材,不仅是补充学生知识能量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必然。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和思维,让学生能积淀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的文本素材则是前提条件。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提供更切合思想情感、阅读心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阅读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增强阅读探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挑选过程中,一方面,应突出与现有学习内容的“匹配性”,丰富阅读素材内容,拓宽知识视野,使得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另一方面,挑选的素材符合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多渠道地搜集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小品等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能涉足多学科、多领域。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选取相关的经典美文,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回味其中语言表达的内涵,也可背诵一些经典名言警句。

教师精选阅读素材,能使得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将阅读变为学习使用英语的一种快乐享受过程。在课外阅读素材选择中,可结合模块总体要求和单元教学中阅读的学习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定的“阅读导学案”,从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截取一些经典名篇片段,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意义。笔者在介绍欧・亨利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阅读素材,并建议学生运用做笔记方式,围绕“What did the article tell us?”来建议学生摘录,并在晨读课上相互交流。

二、“指导”读法,灵活运用

课外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总有一种适合学生。教师不妨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喜好、习惯等多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感知,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认知感受。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效率,深入浅出地阅读和灵活自如地运用。

在指导过程中,可总结概括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朗读等。建议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选择相适合的阅读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把握如下环节:整体感知。建议学生在运用泛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粗略而快速地阅读全文,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在阅读故事情节类作品时,要求学生把握5个“W” (who、what、when、where 和how),准确了解文章的表达主题;筛选重点,围绕文章表达主题来找出相关的信息要点,特别是对理解有一定帮助的关键信息予以留心,由关键词汇、核心语句来明确理解感知方向;情境猜想,建议学生运用阅读和跳读的方式,结合前后语境表达信息来大胆想象,尽量在符合原文表达意境的基础上找出有效信息。

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法,能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阅读感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Broadening horizons”主题阅读学习中,可建议学生根据网络介绍、杂志读物来选取一定的旅游阅读学习素材,要求学生运用精读概括形式,找出世界上一些著名景点,像The Potala Palace、Pompeii、Loulan等特色之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导游介绍的方式来找出相关信息点,引导学生升华阅读理解感知。在学生阅读理解相关题材的过程中,可补充介绍当地民众的道德习俗、传统节日、禁忌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达内涵。

三、“培养”习惯,注重养成

“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外阅读中,多培养学生能读善思的良好习惯,能增强阅读理解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对提高阅读理解准确性和综合性具有引导促进作用。

在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保持更为灵活自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勤用字典的习惯,特别是学习中较为常用的朗文字典,让学生对相应的生词能有初步的感知印象;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建议学生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作标志的形式来圈出阅读中的核心之处,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感知找出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培养学生多元化阅读运用形式的习惯,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默读、略读、跳读、细读、敢于质疑等习惯,使得他们在切身实践过程中探寻理解感知过程。除阅读外,还需要充分运用眼、脑、口等多种语言学习感官,让学生能够在有意识地运用中深化理解感知。笔者曾尝试建议学生能够每天运用15分钟时间收看CCTV News频道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能围绕“What did I find from the news?”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将观看阅读转化为自我积累和综合生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这些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能在自觉主动运用前提下灵活自如运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多阅读《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让学生在有阶段性的阅读训练过程中更好“享受英语,享受阅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可建议学生针对富有西方黑色幽默和智慧的名言语句予以背诵记忆,以加深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围绕上述阅读素材,尝试运用归纳缩写的形式来概括语篇表达主题;运用作笔记形式来划出文章的表达要点,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you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articles?让他们有更多的阅读感知的机会。

四、“拓展”活动,延伸过程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有效载体和补充,更是学生内化生成运用的必然需要。借助活动的形式来延伸阅读,能将阅读理解自觉转化为互动交流,将静态的思考认知转化为动态生成展示,更好加深学生理性思考生成运用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可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优化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可运用“手抄报”,建议学生摘录自己的阅读感知新鲜内容,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万花筒”;运用欣赏原声电影,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观看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建议根据课外阅读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创设课文剧,以此来活化阅读内容,深化理解感知。

在拓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建议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来深入思考和表达,同时给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引导他们能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形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带着批判的思维来审视和思考运用,将阅读看成是自己积累语言知识的内在前提需要。

如上所言,围绕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长度来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养成,能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素材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围绕上述三维目标,鼓励学生经常阅读文本,长时间理解,将阅读转化为自身自觉学习行为,更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0(15).

[2]李松鹤.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外阅读[J].学周刊,2013(33).

[3]周艳梅.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实施课外阅读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2(23).

[4]郭绿琼.英语阅读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J].中学时代,2013(20).

[5]李红英.浅析批判性阅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与学的影响[J].语数外学习,2013(10).

上一篇:高中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下一篇:从教学管理角度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