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10-01 07:36:00

农业技术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农业技术培训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当前农技培训内容的开展现状展开探讨,分析了目前农技培训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困境的一些措施,以期帮助农业技术培训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培训;困境;措施

1 农业培训目前现状

(1)上门指导。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基本都能掌握所教授的内容,但由于培训人员精力有限,时间不充裕,不能指导太多培训学员,新技术得不到普及。(2)镇里办大班。镇里开设的培训大班,实用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3)村社办小班。村里开的小型培训班虽然规模小,通知范围也小,但参加该培训班的普遍都是真正想要学习的农民,虽然培训的条件比不得大班,但效果却比大班好很多。

2 农业培训当前困境

2.1 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业培训中授课的一般是一些农技的推广人士来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是农广校的专职教师。专职的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的机会和途径不多,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老化。而来兼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掌握了比较新的农业技术,但却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时并不合理,难以让农民接受,培训质量也受到影响。

2.2 培训对象失衡

农业技术的培训应主要面向于在职农技人员以及农民,但目前的农业培训往往只针对普通农民,忽视了在职农技人员,使其知识结构不断老化,且更新非常缓慢,无法发挥农技人员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村里务农人员通常是老弱病残或妇女,培训对象也主要是这些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培训内容接受效果较差,无法完全理解培训内容,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用于支援农业的财政支出中,对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开设农业培训班的投入并不多。经费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技培训只能依靠项目经费,培训内容比较固定。也使得用于培训的设备老化严重,较为落后,辅助培训的教学工具也不齐全,培训材料印发有限,使培训范围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效果不尽人意。

2.4 理论没有应用到实际中

一些单位或部门在组织农技培训时,活动的实际时间都不多,很多参加培训的农民往往还没有弄清楚新技术的含义,活动就已经结束。而教师人员往往根本来不及对培训人员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讲解,增加了知识普及的难度,也使得技术实施条件被忽视,农民在培训中不但没学到真正的新技术,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2.5 没有继续跟进调查

目前的培训工作往往只注重培训过程中的内容,忽视了培训后的跟踪调查,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想法;是否将培训所学应用到了实际中;对技术的应用程度;农民实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训效果如何;培训是否单一;农民是否认可等。因此,在没有后进跟上调查的情况下,培训单位无法及时修改培训内容,不能对培训方式进行总结,只能不断重复过去的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

3 采取的对策

3.1 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高素质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保证农业推广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都应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对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改善培训的教学环境,不断补充新生资源,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增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视野范围,使农技培训中,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充分地发挥。

3.2 选择合适培训对象和时间

农技培训不仅要求量,更要重质,尽量要求青壮年来参加农业培训,训班的开设时间也应选择农闲季节,不能与农民最忙的时间有冲突。此外,还可在春节期间或前后开展农技培训,让回家探亲过节的农民工也能学到农业知识,甚至引起他们回乡创业的想法,为农村留下新的生产力。

3.3 培训项目互相结合,增加经费投入

农村培训由多个部门来提供经费,培训分散后往往造成经费短缺的问题。可以将各种经费捆绑在一起,培训时可以与当地项目结合,在实施项目时完成培训,使得培训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实施,也能点面结合,推进整个村社的发展进步。

3.4 建立多个实习示范基地

每一个农技培训机构都应该更加主动去争取经费,争取将实习示范基地建成,基地的建成能够使培训内容得到实践,也能使其它项目的实施得到借鉴,对农民的农业生产也有所启发,边示范,边参观,理论实践结合利用,学员们很快就能掌握技术的精髓。

4 结语

科技在进步,农技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培训范围和质量,适应当前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其生产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綦宗森.农业技术培训的新方式[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0)

2 蒋先文,杨长柱.农业技术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0(7)

上一篇:加快发展山区林业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精选青杂3号秋季移栽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