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反思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07:10:53

化学教学中反思意识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之一在于学会反思。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反思氛围,在课前、课堂教学和习题后对学生进行反思意识、反思能力以及反思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反思意识 反思能力 反思习惯

在复习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弊端:一是只管做题目,过一段时间又不知其所以然,当时犯的错误照犯不误。这类学生往往比较刻苦,虽埋头做了大量习题,但解题时仍破绽百出。他们往往只注重做题的数量,而不重视做题的质量;只注重做题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及解题后的反思。

二是复习了后面忘了前面。当时复习时感觉比较好,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又成陌生,总是感叹化学知识乱,不成章法。这类学生往往只注重化学知识个体而忽略整体,没有系统化、整体化,化学复习靠记忆的成分多。他们往往只注重知识复习、注重当前效果,复习时“只顾勇往直前”却缺乏“回头看”。

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反思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反思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性的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

一、引导学生课前反思,培养反思意识

复习进程与学生课堂收益是复习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撇开教师需把握大纲考纲,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等外,还应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理解,以便于在上课时能做出合理的选择,让有限的精力用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可是,不少学生的复习是被动的,他们习惯于听从教师安排,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课堂。由于注意力不可能保持始终,在仓促中往往重温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放过不懂的细节,课后做习题时才发现,不懂的仍然不懂。

引导学生课前反思,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措施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把看书、做部分习题提前到知识点复习课前,带着问题进课堂。这样一来,能自行复习的知识无需教师重复,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上,学生自行复习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不亚于教师给予,在课堂上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关心的问题上来。

二、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提高反思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讲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而课堂基本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也很少有时间进行反思,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困惑而不能解决,有主张而得不到展示,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失去思维创新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地给学生留下反思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学设计上要留给学生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反思,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进行题后反思,培养反思习惯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许多学生学习刻苦努力,做了许多的题目,但解题时仍然不得要领。这主要的问题出在他们只重解题结果而轻解题过程和题后反思。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常性的题后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

1、 反思题中所出现的知识点

解题活动中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科学知识,高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有限,但题目却是灵活多变的。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题型新、题目多是与生活联系密切,但知识点却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命题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以不同的层次和题型来考查。许多同学面对新题型时,往往会无从下手,这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要考查的知识点,不能将学过的知识点与题目中提供的具体信息联系起来。因此在每解答完一个题目后应发掘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使知识与习题联系,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反思解题中的错误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主要缘于知识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这类题目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如何纠正?使学生及时整理,提高辨析能力。学生通过反思自己错解的原因,从而使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得到加强。

3、反思解题中出现的失误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考试结束后总是在后悔:哎呀,这个题目我看错了;这个题目我会,可考试时怎么没想到呢等等。确实有好多的学生平时的作业等情况都很好,但就是考不好。这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在解题时的心态、解题时的时间合理分配、书写的是否规范等方面。因此,在每次测试后学生应认真总结和反思测试中出现的失误:开始作题时自己是否审清了题意?遇到难题后该怎么办?测试卷中哪些不应该失分?以后应如何避免?通过这些反思可以克服学生解题中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它需要教师在不断教学反思过程中探索反思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反思能力的养成激发了学生不断再学习的强烈动机,反思过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真正的学会学习。

上一篇:读中巧品法,写中妙运用 下一篇:鼓励学生自主“改”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