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记住的日子

时间:2022-10-01 07:04:53

让学生记住的日子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每天面对的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具有追求自由平等、叛逆心理强、情绪易两极波动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喜欢主动尝试等特点。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去生活与学习?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班主任面临的问题。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历来重视班级集体活动,注重通过活动提高同学们对班级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带领同学们来到曲阜六艺城。以“修习孔子六艺,感触古鲁民风”为主线,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观览、游历和体验中领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品味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五一假期,组织同学们爬石门山,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乡的醇厚美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六月,带领同学们徒步前往孔子礼仪文化学校,重塑当代中学生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国庆假期,我们又来到山青户外体验营,通过参加定向运动、野外露营、徒步穿越、扎筏漂流、攀岩崖降、拓展训练等一系列户外运动项目,在阳光风雨的户外和群体住宿式的社会环境中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而言,上课是枯燥的,学习也是枯燥的,所以我们要将这枯燥变得不枯燥,走出去,让同学们去探索课堂以外的知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等,活动空间广阔,从中他们体察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是在班级成员参加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分工协作,班干部得到充分的锻炼,全班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活动中,全班学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使班集体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

如今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得到了长辈的百般呵护,从小养成了任性、随便、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孤辟怯懦的性格特征;他们或不想与人交往,或不甘与人交往,或不善与人交往。而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交往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并运用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加自然地去体验成功交往的快乐,从而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认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

1.活动前教育。在活动前,我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安全、法律、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选择地点与制定活动规划。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和制定活动主题和内容。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及安全预案。

3.活动实施。把学生分成5-8个小组,明确各组长及成员职责。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应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

4.总结交流。每次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形式不定,可以是主题班会、也可以是墙报展览等。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实践活动不宜过多,多了就会使学生关注的重心发生转移,就会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所以要适当举办社会实践活动,以有限的次数来达到良好的效果。

对一个班级来说,班级活动最能体现这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也最能推动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提升。重视实践活动,激发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让这段共同付出、共同收获的时光永远留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上一篇: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形式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提高中职学生数控技能水平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