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技术

时间:2022-10-01 06:46:14

宝丰县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技术

摘要 从种植密度过大、肥水管理不合理、自然灾害、病虫危害、田间管理不当等方面分析了宝丰县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技术,以期为该县夏玉米的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技术;河南宝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59-01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宽广,相应地其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目前,随着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其出现了倒伏现象,导致了玉米的减产,特别是2012年倒伏现象表现尤为明显,宝丰县的玉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发生面积超过2万hm2,导致了玉米不同程度地减产,幅度在5%~40%[1-2]。现将宝丰县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技术总结如下。

1 玉米植株倒伏原因

1.1 种植密度过大

随着耐密性强的品种在宝丰县各地的推广种植,农民的种植习惯已发生了大的变化,种植密度多以密为主,甚至于形成这样的误区,认为“玉米密度越大,产量就会越高”。每一个玉米品种要想达到其最高单产,都必须在其最佳的种植密度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就导致株高增加、透光不良、田间通风、穗位升高、植株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脆弱、植株的重心上移、气生根不发达等,对产量造成影响[3]。

1.2 肥水管理不合理

苗期水肥过大。俗话说,“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这充分说明了玉米的需水规律。苗期适当干旱还可以促进其根系发达、茎秆降低、增加抗倒伏性,故不宜浇水过多。同时,有的农民朋友为了使玉米苗长得更高更快,在苗期施用过多的提苗肥,尤其是单用尿素等纯氮肥,这样会使植株长得过快、过高、过细,导致其抗倒伏能力降低。

1.3 自然灾害

8―9月宝丰县正处于雨季,此时正是玉米的灌浆旺盛期,随着玉米灌浆的不断进行,玉米的重心会逐渐上移,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如果发生自然灾害,若大雨、大风、冰雹等,会大面积地造成玉米的倒伏,导致减产[4]。

1.4 病虫危害

茎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也可导致玉米的倒伏。茎腐病的发生可使玉米的茎秆组织变软甚至造成其腐烂,导致倒伏现象的发生;玉米螟的幼虫常钻到玉米茎秆的内部蛀食,导致茎秆被食空,降低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一旦发生大风等天气,就易发生倒伏[5]。

1.5 田间管理不当

玉米田间杂草过多。杂草丛生,直接造成草和玉米争夺养分,造成玉米茎秆徒长、变细,降低抗倒伏能能力。如在玉米生长的中期不及时进行培土,或因耕翻的质量差、土壤被雨水浸泡过久未及时排水等,均可使玉米的根系生长发育不良,造成玉米倒伏。

2 防止技术

2.1 选用高产抗倒伏品种

为了降低玉米倒伏发生的几率,在种植前就应选用那些具有抗病、抗倒、稳产、高产、穗位较低、株高较矮、根系发达、茎秆长势粗壮且坚韧、适合在宝丰县当地种植等特点的品种进行种植[6]。品种的株高应选择在2.5~2.7 m,不要选择株高超过2.7 m的品种,因为株高过高,容易发生倒伏,而株高在2.5 m以下的品种产量不高。

2.2 合理密植

玉米的栽植一般选择宽行等行或宽窄行、间作套种等,可起到一定的防倒伏作用。不同的品种,种植的密度应有所不同。对于一般的品种,留苗的密度应该在4.2万~6.0万株/hm2,株行距一般在27 cm×70 cm[7];对于竖叶紧凑型的品种,留苗的密度在7.5万株左右/hm2,株行距17 cm×80 cm。采用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方式对防止玉米倒伏有一定作用。

2.3 合理施肥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3种要素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生理效应,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降低玉米植株的综合抗性。因此,玉米栽培中的施肥应做到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不可单施氮肥和磷肥。要做到平衡施肥、合理浇水。一般若玉米的产量在6 750 kg/hm2,约需施氮、磷、钾肥分别为60、135、165 kg/hm2。氮肥的追施一般不可一次性地在拔节期施,应分苗肥和穗肥2次进行。对于钾元素缺乏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若田块只追肥1次,可再追1次肥。或是在扶起后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速效叶面肥,以促进根生长。

2.4 合理灌溉和排灌

只要不是发生严重的、对玉米产生危害的干旱,尽量在拔节期前不浇水,以防治基部节间的旺长;在玉米生长的大喇叭口期,其茎基部节间已不再生长,此时正值大量气生根发生时期,为了有效地防止倒伏的发生,应及时进行浇水。如遇大雨天气,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田间土壤被水泡软,造成倒伏。

2.5 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浅培土

对于多风的玉米种植区,应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进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59页)

行培土,可在中耕的同时进行,以达到适当加深耕层的目的。以促使玉米产生大量的支撑根促进次生根发育,且入土加深,约能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6 防治病虫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玉米螟尤其是第3代玉米螟的危害,可在大喇叭口期选择玉米丢心剂7.5 kg/hm2进行丢心,此外,还应做好茎腐病的防治工作。玉米叶部的病害主要包括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为了防止病害的蔓延,应在其发病的初期选择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施。

2.7 人工扶直

若在抽雄授粉前后发生倒伏,由于此时的植株高大,倒伏后造成株间的相互叠压,难以自行地恢复直立,不仅对玉米的正常授粉造成直接的影响,还阻碍了光合作用,必须采取人工的方式将植株扶起,并在基中培适量的土,以防植株的再次倒伏。在扶直时动作要轻,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尽量做好随倒随扶,以防倒伏过久后难以扶起,增加损失。

3 参考文献

[1] 赵发欣,郭金生.黄淮地区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1(9):25.

[2] 张天舸.夏玉米倒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EB/OL].(2011-02-04)[2011-08-19].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8517.

[3] 陈书强,许海涛.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21-122.

[4] 许正学,李福林,张淑琴,等.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08-109.

[5] 王恒亮,吴仁海,朱昆,等.玉米倒伏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1(10):1-5.

[6] 刘新光,杏志刚,段洪晓.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93.

[7] 李景芳.浅谈玉米倒伏成因及预防对策[J].种业导刊,2012(9):20-21.

上一篇:稻茬油菜免耕摆栽覆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表现... 下一篇:如何掌握和提高陆地西瓜坐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