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的探索

时间:2022-10-01 06:33:02

小学科学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的探索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其中实验室教学又成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教学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它不但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的观察和操作经验,对发展他们科学的理解和探究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精心安排实验室教学内容是科学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科学课教学是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45分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因此在学校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方面,除了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室开放,还可以通过非定期的时间段,比如周末、课间等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正常教学利用。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教学是科学课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在课前制订充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结合每次课的特点,准备实验器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历课本中的科学现象实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定期式利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科学课教师的工作安排,可以适当在每周中午和下午的放学后,划出一定的时间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室,以通知公告的形式,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实验室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适当调整开放时间和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满足部分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又能较好地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和培养学生兴趣两不误。

不定期利用。可以根据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或者课外辅导班的课程安排,由有兴趣的学生向实验室指导教师提出开放实验室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让这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探究。当然,在这样的开放方式下,学生除了要做好实验教学的要求外,还要完成相关实验结果或实验心得的记录,以备教师查阅。

2.做好实验室资源的储备工作

在实验室内教师可以设置实验工具箱,放置平时实验和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如气球、乒乓球、弹簧、石头、易拉罐、金属条、废钥匙、塑料瓶、吸管、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筹并不断“添砖加瓦”,这样既施展了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又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了便利。

小学科学课本中的实验器材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实验室平时并不具备,需要教师和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去准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自制教学器材,为实验室教学做好充分补充。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自行设计、制作和开发的教学用具、器材、资源,由于都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的,因此实用、经济、方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四年级的“电路游戏板”教学内容中,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我发动学生收集一些电子零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路游戏板。为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制作了教学用具。

(2)积极发动和鼓励学生发现和自带身边的实验器材。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器材,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有,制作非常方便,例如我们生活中的食盐、醋、酒等生活用品都是科学课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用具和材料,既便宜,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收集起来很方便。如果需要这些科学教学中的实验用品,可以直接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准备,不需要教师动手准备。另外,像塑料瓶、气球、一次性杯子、竹丝棒等,它们看起来很平常,但在科学实验中的用途却十分广泛,如塑料瓶、气球可以完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的热胀冷缩”“水火箭”实验等。同时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在不同的场合,如果看到有些与实验有关的材料,便把它们收集起来,让实验材料更加丰富、具体和生活化,从而不断完善器材。同时,在小商品市场也会遇到一些与实验有关的材料,如喷水壶、锡箔纸等,既省钱又实用,这些材料源源不断地进入器材柜,组织实验就能得心应手,教师也不用为一些小的材料而奔波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海小学,江苏 连云港,222000)

上一篇:孕期不适大救星 下一篇:“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