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无淘汰”: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06 01:12:43

“有层次无淘汰”: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学生有差异、有层次,这是每个课堂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就需要独辟蹊径,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强调课本知识,重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实践锻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动力,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真正让他们动起来,而“自主学习”正是挖掘学生内动力的最好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自觉而主动地学习。正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成同一个课堂上“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为了实现“有层次无淘汰”的课堂教学目标,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有层次无淘汰”课堂的载体:学案教学

1.学案的编制

在“有层次无淘汰”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坚持了“自学案”“训练案”“检测案”三案并举。

“自学案”是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制的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指导、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典型练习等。“自学案”个别例题的选择具备一定的深度,并且和“训练案”相互衔接,大胆地将一些较难的知识下放,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案”主要包括“预习”和“导学”两部分内容。在“自学案”中的“预习”和“导学”环节,注重问题导引,两个环节可以相互融合,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训练案”是针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的学案,内容包括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等。为充分落实“训练案”,学生手中没有任何其他的学习资料。

“检测案”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测反馈的学案,主要是考查和测评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情况。

要想让这个载体很好地帮助“有层次无淘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三案”皆需体现出层次性,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题目。

2.学案的发放

“自主学习”要体现“先学后教原则”,所以我都是提前一天发放“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后,我主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拨,努力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预习、导学、训练、小组活动等要素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基础学生的差异,确保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无淘汰”,同时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差异发展,做到发展“有层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从而实现“无淘汰”。

二、“有层次无淘汰”课堂的催化剂:小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使组内每个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1.小组建设

做好小组划分。小组划分旨在让每个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小组的划分充分考虑“优势互补”原则,合理规定人数,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性别、性格、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小组同伴要能做到“同伴互助”“同伴互学”“同伴激励”。

细化小组分工。精心挑选组长和副组长,培养得力助手,合理调动组员,形成合作氛围,实施人人都是管理者的小组管理模式。组长:小组领导,核心人物,全权负责小组工作,出色完成班级各项活动任务。其具体工作包括:组织、制订、维护、执行小组规定及小组宣传工作;制订小组学习计划;均衡组织组内发言、展示机会,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动起来;组织课堂自学讨论环节;组织本小组知识纠错和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本组的管理性工作(学习、纪律、卫生)。其具体工作包括:收发本组作业及相关材料;组内纪律的维护;协调本组卫生值日工作,各种成绩的登记。

做好阶段性的小组重组。阶段性考试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科任教师的建议、学生考试的具体情况和前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使小组的组成更为合理。

2.小组学习的保障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

坚持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是小组学习的保障。多几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力争形成全面、系统、多元的评价体系。施行过程性评价,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改变与进步。没有先进的过程性评价,一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在强化过程管理的基础上,评价着重以结果为导向,因为评价什么就会拥有什么。当选择那些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进行评价时,就可以忽略对其他项目的评价。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比积分的激励功能,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立足于对小组团队进行评价,着力发挥评价的监控、激励和导向作用。每节课的评价具体包括:组内自评——组内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成效和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评价;组间互评——其他组依据各组成员展示的效果、合作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导评——教师对本次合作中积极踊跃、参与度高、讲解清晰、善于协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和加分。月末,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分别给予“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此外,还可以使用点卡量化来评价。一个优秀的评价体系是多种评价方式的优化整合,没有评价的综合,就很难对团队进行综合评价。

三、“有层次无淘汰”课堂的保障: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模式

1.展示目标

用文字醒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知道必须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进而带着目标学习,听讲有的放矢。

2.自学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成果、互相点评、解决疑难,形成共同认识,在“兵教兵”“兵练兵”的过程中达到“兵强兵”的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展现提升

组内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现小组讨论学习的成果,内化基本知识,解答一些疑问,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让别的组、别的同学有所借鉴,有所提升。

4.教师讲解

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教师解答疑难,重点归纳,总结规律,突破难点,着力提升学生的能力。

5.练习反馈

针对本节课必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力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了“学案教学”“小组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和“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保驾护航,我经过了几年的实践,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纵向提升。由此可以说,“有层次无淘汰课堂”真正创设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171中学,北京 东城,100013)

上一篇:活力小裤裤 下一篇:你容易踏入的8个规范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