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之企业流动资金分析

时间:2022-10-01 06:22:55

工程造价管理之企业流动资金分析

摘要:流动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它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管理。本文简要介绍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当前流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工程造价影响的表现形式,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财务分析

流动资金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进行短期周转的资金。流动资金也可称流动资产。以货币形态存在的和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的资金是流动资金存在的两种主要形式。它具备存在形态的可变性、多种形态的并存性和运动过程的循环性的特征。流动资金参加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的全过程,既帮助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又可以帮助产品价值的实现。虽然产品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资金的本能,但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却离不开流动资金。本文力图阐明相关理论,而后展开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情况,进而运用理论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展开对流动资金研究以期破解建筑企业当前在流动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所谓工程造价指的是在建设某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费用,而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对项目的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以及项目的具体施工和建设结算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将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预算费用的限额之内并保证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进度。简而言之就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尤其是财力,进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并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根据工程造价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以及规章制度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的所有业务行为以及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原则就是合理确定, 有效控制, 提高效益。工程施工单位如果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做好控制工作,将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都必须符合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要求。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支出,建筑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范围非常广,包含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从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入手,通过提高这些方面的管理水平、减少问题与漏洞来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流动资金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则一直被忽视。并且,在很多建筑企业当中存在着流动资金效率低下的现象。

二、建筑企业流动资金效率低下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企业流动资金紧缺主要表现为:资金流动比率低、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财务分析角度分析了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历史债务沉重。这就导致企业为了偿还历史债务,而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造成现金流的断裂,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一些建筑企业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

二是资金结构不合理。首先,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没有落实必要的配套流动资金,致使建筑企业先天的供血不足;其次,许多企业依靠借债创建,自有资金不足,因而在一开始便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再次,许多企业盈利有限,不注重自我积累,致使流动资金的利用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第四,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结构不合理;

三是流动资金周转不畅。从主体来看,阻碍流动资金正常周转的核心在于成品资金和结算资金的膨胀,导致流动资金在正常的周转过程常中途搁浅;

四是流动资金管理失控。首先流动资金耗费补偿不足;其次流动资金“睡眠”导致的损失严重;最后,流动资金的非正常侵蚀;

五是现金流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1)企业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较弱。(2)缺乏现金流动的准确预测造成了大量烂尾工程。(3)流动资金变身固定投资的不当使用,也造成大量的流动资金流失。流动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要用好流动资金就必须努力加强和提高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和处置水平。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效降低流动资金占用率;二是加速流动资金的回笼周期。考核流动资金利用效果一般可以通过流动资金周转率、产值资金率、销售收入资金率和流动资金利润率等指标来反映。

三、流动资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

(一)流动资金的重要意义

流动资金的定义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流动资金包含企业所有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预付款等项目,故而流动资金又称为营业周转资金。狭义的流动资金则仅仅指净流动资金,企业的净流动资金越多就代表企业的净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流动资金,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更是如此。随着上半年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相继收紧银根。种种政策导致房地产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不畅,流动资金供应不足。投资住房、自住住房等群体消费者也处于观望状态,这些都造成建筑企业的资金链会越来越紧张。流动资金的紧张,使企业的“输血”功能严重降低。改善外部影响因素,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资金环境固然非常重要,但因其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不是一朝一夕,靠一个企业便可以完成的。因而,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挖掘内部潜力,深入分析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内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有效控制,以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然而,目前不少建筑企业集团由于缺少专门的、统一的、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各个项目公司、物业公司、管理公司的各种业务对资金流动的影响没有形成关联的整套体系,加上缺乏有效地监督,这些都造成了极大的风险。部分子公司资金出现缺口,只能向银行贷款,另一些子公司资金富裕,但由于分散管理,又无法利用,最终导致整个建筑企业集团的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因此,集团型建筑企业需要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建立内部业务监督体系来增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达到“造血”目的。

(二)流动资金对工期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耗资巨大,因此保持流动资金的重组供应对于保证工程施工所需要的资金意义重大。如果不能保证资金供应而导致施工项目所需要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等得不到保障,施工过程就无法正常进行,进而酿成工程造价上升,甚至酿成延误工期的严重后果。这其中材料费用的保障尤为突出。材料费用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缺乏充足的流动资金,施工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出现短缺,工程施工自然就无法继续。另外人工成本也是工程成本的重要元素,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进行支付。如果工人因为工资问题而停工,工程项目的工期势必会收到严重影响。也就是说,流动资金是保证工程项目正常、持续施工的关键因素。如果流动资金供应不足,很有可能会造成工期的延误,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要想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前提是要做好流动资金的管理工作。只要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才能保证工程施工按部就班地进行,也才能有效地实现工程造价管理。

(三)确定合适的付款比例

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受限于流动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地制订工程合同的付款比例,希望以此来降低流动资金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总额比较大,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确定付款比例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对于预付款比例的控制。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传统观念上把支付工程款项当成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流动资金则恰恰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在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时,建筑企业不能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尤其是那些需要资金支出的数目非常大的工程项目。建筑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流动资金对工程施工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为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项目的付款比例问题提供数据上的依据,在最大的限度上发挥资金的价值,使流动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企业在流动资金方面面临的压力。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而流动资金则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做好流动资金方面的工作,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邹佳佳、黄淑芬.房地产企业内部资金控制体系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10.

[2]方敏.前夕民营房地产企业如何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李海.房地产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8

[4]赵红丽.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5]白千斌.对加强房地产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

上一篇:论建设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分析 下一篇:对GB/T3811“接地”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