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整理与研究

时间:2022-10-01 04:32:45

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整理与研究

摘 要: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荆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未病;疲劳;亚健康;中药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93-03

上工治未病中的“未病”含义有三: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病状态防变。治未病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而亚健康属未病范畴且是未病之核心,亚健康虽有诸多临床表现,但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为了发挥中药在治未病中的优势,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药为切人点,寻找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方药是本文的目的。本项研究是首先筛选出方剂并对方剂中的药物进行整理研究。1079首方剂中使用中药378味,按6版《中药学》教材分类法分为20类。如此较系统而大范围的寻找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中药在国内外尚属填补空白之作,可为亚健康中药学奠定基础。其内容如下。

1 分类整理

1.1 朴虚药(100味)

1.1.1 补气药(25味)人参、黄芪、山药、甘草、白术、灵芝、白扁豆、松花、大枣、饴糖、蜂蜜、牛肉、牛乳、牛髓、猪肚、黄雌鸡、鲫鱼、粳米、糯米、秫米、粟米、粟子、面、白糖、红沙糖。

1.1.2 补阳药(38味) 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麋茸、麋角、麋角霜、巴戟天、仙茅、肉苁蓉、杜仲、锁阳、沙苑子、补骨脂、韭子、核桃仁、益智仁、淫羊藿、续断、菟丝子、楮实、葫芦巴、白石英、阳起石、紫石英、钟乳石、海马、雄蚕蛾、紫河车、蛤蚧、生鸡头肉、白马茎、羊肾、羊骨、雀儿、雀卵、鹿骨、海狗肾。

1.1.3 补血药(12味) 白芍、当归、何首乌、熟地黄、龙眼肉、阿胶、干葡萄末、黑豆皮、羊肉、鱼鳔、猪肝、羊肝。

1.1.4 补阴药(25味)女贞子、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墨旱莲、沙参、枸杞子、枸杞叶、枸杞花、桑椹、黄精、玉竹、黑芝麻、胡麻油、胡麻膏、鳖甲、龟板、松子、秋石、乌鸡、乌鸡子、羊髓、鸡子、酥。

1. 2 温里药(13味)

附子、天雄、丁香、小茴香、花椒、干姜、红豆蔻、肉桂、吴茱萸、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澄茄。

1.3 理气药(15味)

大腹皮、川楝子、乌药、木香、檀香、红豆、沉香、香附、橘皮、青皮、枳壳、枳实、柑子皮、橘红、天仙藤。

1.4 消食药(4味)

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1.5 安神药(12味)

1.5.1 重镇安神药(8味) 龙骨、朱砂、银朱、金箔、铁精、琥珀、磁石、银箔。

1.5.2 养心安神药(4味)远志、柏子仁、酸枣仁、茯神。

1.6收涩药(19味)

1.6.1 固表止汗药(2味)小麦、麻黄根。

1.6.2 敛肺涩肠药(8味) 乌梅、五味子、五倍子、肉豆蔻、诃予、赤石脂、白石脂、禹余粮。

1.6.3 固精缩尿止带药(9味) 山茱萸、紫梢花、覆盆子、芡实、金樱子、桑螵蛸、莲子、莲子心、莲须。

1.7 化湿药(7味)

苍术、厚朴、砂仁、草豆蔻、白豆蔻、草果、藿香。

1.8 解表药(22味)

1.8.1 发散风寒药(13味)桂枝、麻黄、白芷、防风、羌活、辛夷、细辛、荆芥、紫苏子、葱白、零陵香、藁本、生姜。

1.8.2 发散风热药(9味) 薄荷、升麻、柴胡、、葛根、蔓荆子、蝉蜕、蕤仁、淡豆豉。

1.9 清热药(45味)

1.9.1 清热泻火药(12味) 石膏、决明子、淡竹叶、知母、青葙子、栀子、天花粉、蜜蒙花、防葵、梨、柿霜、王瓜。

1.9.2 清热燥湿药(6味)黄芩、黄连、黄柏、白鲜皮、苦参、秦皮。

1.9.3 清热解毒药(13味) 连翘、石长生、石龙芮、忍冬藤、马兰子、马兰花、木鳖子、占斯、棘针、预知子、景天、蔷薇、莼菜。

1.9.4 清热凉血药(10味) 玄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紫参、槐子角、酢浆草、盐、青盐、犀角(后一味药现已禁用)。

1.9.5 清虚热药(4味)青蒿、地骨皮、胡黄连、白薇。

1.10 泻下药(8味)

1. 10.1 攻下药(2味)大黄、芒硝。

1.10.2 润下药(3味)大麻子、郁李仁、腊月猪肪。

1.10.3 峻下逐水药(3味) 巴豆霜、牵牛、商陆。

1.11 祛风湿药(21味)

1.11.1 祛风湿散寒药(6味) 川乌、草乌、威灵仙、独活、木瓜、松叶。

1.11.2 祛风湿清热药(5味) 木防己、白防己、海桐皮、秦艽、柳嫩枝。

1.11.3 祛风湿强筋骨药(10味)五加皮、松脂、狗脊、金刚藤、桑寄生、紫金藤、石楠叶、黄狗脊骨、黑狗脊骨并髓、虎骨(后一味药现已禁用)。

1.12 利水渗湿药(19味)

1.12.1 利水消肿药(9味) 茯苓、赤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冬葵子、大豆、大豆黄卷、黑豆。

1.12.2 利尿通淋药(10味)川木通、车前子、、石韦、地肤子、灯草、滑石、通草、革、桃花、赤小豆。

1.13 驱虫药(3味)

芜荑、阿魏、槟榔。

1. 14 止血药(11味)

1.14.1 凉血止血药(2味)侧柏叶、白茅根。

1.14.2 收敛止血药(7味) 白及、艾叶、血余炭、卷柏、细墨藕、荷叶。

1.14.3 化瘀止血药(2味)营草根、蚕退纸。

1.15 活血化瘀药(26味)

1.15.1 活血止痛药(7味) 川芎、延胡索、没药、芸台子、乳香、姜黄、酒(干烧酒、无灰酒、法酒、清酒、甜酒、醇酒)。

1.15.2 活血调经药(8味)丹参、牛膝、红花、干胭脂、泽兰、苦草、桃仁、庵阊子。

1.15.3 活血疗伤药(4味)无名异、刘寄奴、自然铜、骨碎补。

1.15.4 破血消癜药(7味) 三棱、干漆、穿山甲、鬼箭羽、莪术、硇砂、冬瓜仁。

1.16 化痰止咳平喘药(24味)

1.16.1 化痰药(14味) 天南星、贝母、半夏、白前、皂角、昆布、青矾、前胡、桔梗、海藻、旋覆花、麝香叶、白附子、桂花。

1.16.2 止咳平喘药(10味)云母、白果、百部、杏仁、枇杷叶、洋金花、桑白皮、款冬花、紫菀、荏子。

1.17 平肝息风药(15味)

1.17.1 平押肝阳药(8喙)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珍珠、蒺藜、蒺藜花、铁粉、兔肝。  1.17.2 息风止痉药(7味) 天麻、牛黄、白僵蚕、全蝎、

地龙、天仙子、羚羊角。

1.18 开窍药(5味)

九节菖蒲、冰片、石菖蒲、安息香、麝香。

1. 19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7味)

大蒜、白矾、蛇床子、黄蜡、硫黄、露蜂房、桃嫩枝。

1.20 涌吐药(2味)

常山、藜芦。

2 归纳分析

378种中药中药食同源的药物有50种(我国卫生部已经认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不限定食用的共77种:

①健脾益气类(7味):大枣、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甘草、茯苓、龙眼肉。

②滋阴补血类(4味):百合、桑椹、黑芝麻、枸杞子。

③活血化瘀类(3味):山楂、桃仁、红花。

④益肾温阳类(6味):花椒、肉桂、肉豆蔻、茴香、干姜、益智仁。

⑤止咳平喘类(2味):杏仁、白果。

⑥固涩安神类(6味):芡实、莲子、酸枣仁、牡蛎、淡竹叶、乌梅。

⑦解表类(7味):白芷、、淡豆豉、生姜、薄荷、藿香、莱菔子。

⑧理气类(8味):陈皮、砂仁、丁香、紫苏、麦芽、木瓜、赤小豆、昆布。

⑨其他类(7味):蜂蜜、扼子、决明子、郁李仁、白茅根、荷叶、葛根。

378种中有20种有希望作为中国保健食品原料资源可供研究的中药:

①健脾益气类(3味):人参、黄芪、白术,

②滋阴补血类(4味):玉竹、麦门冬、阿胶、地黄。

③活血化瘀类(2味):川芎、丹参。

④益肾温阳类(3昧):鹿茸、淫羊藿、核桃仁。

⑤固肾涩精类(3味):金樱子、五味子、山茱萸。

⑥其他类(5味):葡萄、天花粉、灵芝、天麻、泽泻。

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药物应用上,以补虚药种类最多,共使用了100种。说明所选方剂主要由补虚药组成而且使用频率高,其余十几类药物使用频率低,为辅助用药。

清热药有45种,但大多数使用频率低,极少部分使用频率较高,如生地黄,但该药既可清热又可养阴。其次为地骨皮、知母,都是配伍在养阴清虚热的方剂中使用。活血化瘀药以牛膝、川芎为代表,其中牛膝在方剂中大多应用其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而川芎大多配伍于补血剂中,行气活血,使补血剂补而不滞。收涩药以五味子、山茱萸应用最多,二药均可涩精敛阴,用于肾阴虚,精关不固等症。祛风湿药大多可强筋骨,而祛风除湿又可解除因风湿而产生的疲劳症状。利水渗湿药以茯苓、泽泻为代表,茯苓可补可泻,为古代养生常服之药,泽泻为肾之引经药,可泻肾间湿浊,大多配伍于补肾剂中,使之补泻兼施,扶正祛邪。温里药,大多为补助脾肾阳气之品,在方中应用较为广泛,凡有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症均可见其配伍。理气药在补益方也较常用,因为补虚药大多滋腻,易滞脾胃之气,有碍脾胃运化,所以配伍使用理气药,使补而不滞,发挥补益作用。其它诸如安神药、开窍药、消食药、解表药等等,在方中也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378味药中按频率高低的出现次序统计出前70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见表2。

3 结论

通过对上述药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应用的药物中以补益药物为主。约占药物总数的26%,从补益药物使用范围看,补阳药较多,1079首中使用38种,而补气药有25种。从使用频率高低看,补气药使用频率高于其他几类,补阳药略低于补气药,都占较高地位。说明补气与补阳为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主要途径。再从药物的来源看,其中有70种属于动物、蔬菜、水果、米、面、糖等。在1079首中使用的378味中药中,有50种为我国卫生部已认定既可作为药品又可作为食品的中药(卫生部认定的为77种),另有20种为卫生部认定有希望作为中国保健食品原料资源可供研究的中药,说明这部分药物为药食同源,对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按使用频率高低排列的前70种药物的性哧归经中,人肾的加种,入脾的34种,均高于其它几脏,说明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以补先天之本及后天之本为主。从性味看,甘有41种,辛有30种,温(包括微温)有35种,寒(包括微寒)有16种,此类药中具有补益作用的占绝大多数。因为,有补益作用的药大多昧甘性温,其中只有少数补阴之品性寒(微寒)或平。通过对出现频率高的前30种中药的分析,其中有17种为补虚类药物(补气药6味,补血药3味,补阴药3味,补阳药6味),其他分别有温里药、理气药、收涩药等,且这些中药又多兼有一些补益作用,如温里药的附子、肉桂为补火助阳之品;活血化瘀药中的牛膝能补肝肾,强腰膝;收涩药的五味子、山茱萸均兼有养阴作用等等;而理气药如陈皮、木香等虽无补益作用,但由于补益中药大多滋腻,在补益方中多加理气药可使方药补而不滞,所以在补益剂中也比较多见。

上一篇:补肾健脾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普济方》肿瘤药物抑制肿瘤配伍比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