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抗疲劳机理探讨

时间:2022-05-18 03:53:33

关键词 乌药 中药 抗疲劳

疲劳属中医学虚劳等病范畴,包括体劳、心劳和房劳。疲劳是机体各种复杂内在变化的外在表现,存在多组织、多器官、多系统、多层次的复杂变化并伴之以心理变化。中药乌药为理气散寒止痛之圣药,临床应用广泛,今就其抗疲劳机理作一探讨。

1 中医学对疲劳的认识

1.1 疲劳的病机探讨:疲劳,其本质是一过性脏腑功能下降或失调和精血不足,属生理性、功能性、暂时性的整体系列变化。这种状态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通过人体自身抗疲劳系统的自我调节,可以自行消除,因此其属于生理性疲劳、健康性疲劳。

疲劳的发生较为复杂,除与所受的劳动负荷强度和量密切相关外,还与当时的生理、心理、年龄、环境、气候、体质及饮食起居习惯等因素相关。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消除,随着劳动强度和量的增大,耗能伤气致阳气不足,或耗气伤津致气阴两虚,见神疲乏力,此即“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汗出增多,伤津耗液,甚或阴血不足而见口燥咽干、烦热难眠;肌肉劳顿,脾易受损,失于健运而见纳差食少,进一步则湿浊内生,身体沉重酸困。在此过程中,机体整体上出现情绪变化、身体不适、脾胃症状和津液的损失,表现出亚健康性疲劳,也称为生理性疲劳和疾病性疲劳(疲劳综合征)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五脏机能失调,精气血耗损,特别是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功能明显衰弱,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过度训练疲劳综合征,发生病理性疲劳的虚损、虚痨病变。

从中医学观点来看,过量劳动一方面耗伤气血,另一方面精神情绪高度紧张致使机体处于一种暂时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改善的始动环节在于肝的调节能力。因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持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同时,肝主藏血,调节全身血量分布,特别是外周血量的有效分布。气血循环代谢能否与运动相适应,首先取决于肝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肝调畅情志,能够缓解精神情绪紧张,保证心理状态平衡。所以,疲劳产生和缓解的关键责之于肝。疲劳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五脏机能失调,特别是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功能明显衰弱,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生病理性疲劳的虚损、虚痨病变。此时的治疗和预防疲劳的进一步损害,应从脾肾着手。

可见,疲劳发生的第一阶段是以肝的调节失职为主,表现为生理性疲劳;第二阶段以肝脾失调为主,气阴轻度耗损,呈现亚健康性疲劳的次临床状态;第三阶段发展为脏腑功能劳伤,气血阴阳亏损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形成多种慢性衰弱征象的疾病性疲劳。

1.2 调理肝、脾、肾是抗疲劳的关键:运用中医药消除疲劳,主要从肝、肾、脾等五脏调节着手。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内藏精气神明,外司形体百骸。体力与脑力的产生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纽带,通过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实现。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是体力产生的原动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保证全身能源的补充,且主四肢肌肉以参与形体运动;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主筋而为“罢极之本”,是体力性疲劳的调节核心。

肝是体力性疲劳的调节核心:其一,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能够控制运动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心理调节;同时可调畅气机,保证脏腑气血运行正常。其二,肝主藏血,可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能保证运动过程中血液的因需分布,即“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其三,肝主筋,筋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之功,筋的营养来源于肝血,肝血充盈,筋膜得养而运动有力、灵活而持久,虽有疲劳亦易消除,故全身骨骼、关节、肌肉的协调运动有赖于肝的调节,体力性疲劳中运动能力的大小与肝主筋密切相关。其四,肝为“罢极之本”,能调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的生理功能,与疲劳的产生与消除关系密切。正如《类经•卷三》所言“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罢极”。其五,肝能够协调五脏关系,使整体运动井然有序。肝藏血有助于心主血,肝调气有助于肺主气,特别是肝疏泄有助于脾胃的正常消化吸收,即“土得木而达”(《素问•保命全形论》)之谓。肝藏血与肾藏精之间精血同源、筋骨互用。现代研究亦证实肝、肾、脾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中能量代谢的变化;体力性疲劳过程中的内分泌变化与肝肾关系密切。

2 乌药的调理功能

中药乌药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根。天台县所产的乌药又名“天台乌药”,是我国道地药材之一。《本草纲目》载:“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今台州、雷州皆有产之,以天台产者为胜。”自此,天台乌药名盛于世。古往今来,天台乌药因其功效卓著、用途广泛而倍受青睐。自始载于《开宝本草》以来,各类本草专著皆有收载。乌药为理气散寒止痛之圣药,历代医家均十分推崇,认为“乌药辛温香窜,上入脾肺,下通肾经,如中风中气,膀胱冷结,小便频数,反胃吐食,泄泻霍乱,女人血气凝滞,小儿蛔虫,外而疮疖疥疠,并凡一切病之属于气逆而胸腹不快者,皆宜用之”。

古代医家对其在调理方面的功用早有认识。如,《魏氏家藏方》以天台乌药与益智子、山药配伍用于肾经虚寒小便滑数;《本草述》“乌药之用,……如海藏谓之‘理元气’……”。《日华子》亦谓“其功不能尽述者,是其徒以辛散为功乎?盖不等于补气之剂,亦不同于耗气之味,实有理其气之元,致其气之用者。……丹溪每于补阴剂内入乌药叶,岂非灼见此味,于达阳之中而有和阴之妙乎?达阳而能和阴,则不等于耗剂矣”。临床报导用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调养小儿疳积,促进康复[1]。也有文献报导乌药可作为食品食用,如,乌药烧鸡蛋,乌药泡茶等,应用于调理[2]。

3 现代文献报道乌药有抗疲劳作用,安全无毒

文献报道,乌药提取物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含量,增加肝糖原水平,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3]。由乌药作为主要成分的已上市保健食品“乌药精茶”,有人进行抗疲劳临床观察研究,认为乌药精茶制剂能明显改善疲乏无力、关节酸痛等疲劳症状,能增加血红蛋白量,减少血乳酸含量,可以用以抗疲劳[4]。

乌药,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使用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均为无毒,在当地民间有长期食用习惯,临床上也从未有过毒副作用的报道。研究文献报道,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的要求进行乌药的毒理研究,结果表明,30天喂养对大鼠生长发育、血生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指标无明显影响,乌药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10.0g/kg体重,小鼠微核试验阴性,小鼠畸形试验阴性,Ames试验阴性,说明乌药属实际无毒,无致突变性[5]。

4 药理研究证实乌药能缓解体力疲劳

我们为了明确乌药单味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和长期服用的毒性,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规定,按食品新资源的毒性评价要求,对乌药进行了进一步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急慢性(90天)毒性评价研究。

本次乌药单味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实验设4个剂量组,即0.1g/kg、0.3g/kg、0.9g/kg和2.7g/kg,乌药临床治疗常用量为成人10.0g/日/60(或50)kg体重,4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临床治疗用乌药常用量的0.5倍、1.5倍、4.5倍、13.5倍。另设阴性对照组(H2O)。本研究结果表明,乌药高剂量组(2.7g/kg)可明显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

5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63.

[2]陈正堂.浅谈乌药的食疗[J].养生月刊,2007,28(3):256-257.

[3]刘卫东,温中京,郭伟娣,等.乌药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7):428-429.

[4]陈志进,郭伟娣,江月仙.乌药精茶抗疲劳作用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116.

[5]来伟旗,朱染枫,陈建国,等.乌药的毒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3,19(12):78-80.

[6]陈宇,戴关海,吴人照.乌药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64-65.

收稿日期 2010-01-2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 下一篇:董幼祺辨治流行性感冒验案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