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农资打假整治方案

时间:2022-10-01 03:29:56

区委农资打假整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家及省、市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精神,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及坑农害农行为,努力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品牌,保障全区农业生产安全,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农资打假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媒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坚决杜绝使用高毒农药、违禁农药的行为,确保全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根本上实现“用放心农资,吃放心农产品”两大目标。

二、工作重点

㈠清理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取缔。对近年来群众举报投诉多、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情节严重以及造成重大农业生产责任事故的,要重点检查。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做到“五有”:即有(生产)经营“户口”、有(生产)经营档案、有信誉承诺、有服务指导、有赔偿责任,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追溯管理。

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红盾护农”行动,突出重点产品,强化市场整治。

1.种子市场:以玉米杂交种、转基因抗虫棉种、小麦种子为检点,严厉查处未审先推,无证包装销售、假冒转基因抗虫棉种、标签标识不规范、未检疫种子等违法行为,认真做好种子退市品种的清理工作,解决品种多、乱、杂等问题。春秋两季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种子市场进行“六查”,即查品种真实性、查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查种子质量、查种子标签、查转基因品种、查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

2.农药市场: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为重点,全面落实农业化学投入品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查处生产经营违禁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农药产品标签不规范问题。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的行为。

3.肥料市场:严查复混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私自印制肥料包装,以国产肥冒充进口肥、以低含量肥冒充高含量肥料、以低劣肥料冒充名牌肥料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肥料产品的质量抽检工作,实施肥料质量全程监管,确保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肥料产品。

㈢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社会稳定。

⑴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市年瓜、菜、果、茶、菌标准化生产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抓好规划的落实,以点带面,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着力抓好基地“十有”标准和园区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基地、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营业户经营台账及进出货发票等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

⑵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检测体系建设。各街道、镇监管机构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要全程跟踪检测;各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工作,严格把好农产品准出、准入关,确保农产品质量检测较高的合格率,保证进出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㈣大力开展农业领域侵权违法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集中整治行动。根据省、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农业领域侵权违法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集中整治行动。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针对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季节整治,强化植物品种权执法,严厉查处侵犯植物品种权的行为;切实规范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名称、专用标志行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通过专项整治,增强全社会的维权意识,推动农资市场秩序实现根本好转。

三、实施步骤

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月—3月初),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专门的班子,抓住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实施方案,作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检查实施阶段(3月—11月)各职能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执法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对全区的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的检查,确保行动落到实处。区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单位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于4月、9月份各组织一次部门联合执法大检查行动,保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区范围内稳步推进。

第三阶段:整改总结阶段(12月下旬):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本次行动的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市场检查记录整理归档,将总结及典型案例以书面形式上报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职能部门也要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执法机构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检测等执法设备,保障农资监管工作能落到实处。

㈡明确分工。农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要通力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及时沟通信息,制定联合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部门内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部门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㈢深入宣传。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农资法律法规,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㈣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要通报批评;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

上一篇: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经济学研讨 下一篇:城市花园物业费调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