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兴趣激发

时间:2022-10-01 03:06:13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225—01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激发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兴趣教学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即定的目标,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心理,激发他们对获得知识的欲望,有效整合学生过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和乐于学习。

一、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一堂精彩的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课前的有效准备则是呈现精彩课堂的基石。学生对所学知识太过陌生是出现学习心理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数学教师应布置一定的预习工作,预习所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这样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出现紧张等心理,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一定要备好课程相关的知识,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尽可能的把数学中的知识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就容易驾驭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要备学生,备学情,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要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以学生的视角去诠释知识,这样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增强自尊自信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经常在教育教学中鼓励、赞美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平时要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信任,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老师,当然也会喜欢他所教学科。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取得进步时渴望老师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即使一丁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坚信表扬多于批评总不会错。即使进步缓慢甚至倒退也不要急着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损伤学生的自尊。应该帮助他寻找原因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制订计划目标,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和赞许的目光,时时向学生传递关注与肯定,这些能让学生感到更自信,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三、数学课堂趣味化,让数学有亲和力

1激趣导入

数学是从实践中抽象而来,又服务于生产实践。如何服务,就看学生学得如何;而学生学得如何,就看教师引导的如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如果能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就一定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有想学习当天内容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当天的学习中去,这样,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2设疑激趣,层层深入,引起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要求,创设一些具有科学性、新颖别致、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游戏、层层深入的问题,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概率时,先让学生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同学们热闹非凡,玩完后问输了的同学你想赢吗?学生已经进入玩的状态,当然想赢了,那我们看一下你胜的可能有几种,那么输的可能呢?这样下来,既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学习,引发学习的兴趣,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自己就把当堂课全部掌握。

四、启迪学生去发现

探索式讨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我们只要善于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品味到数学“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角度教学时出示课件:一个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台球,从而探讨:打台球如何精确地掌握击球的角度。打台球是一项常见的运动,学生一般都有打台球的经验。即使没有打过台球,总是有踢足球、打篮球的经验的。而足球射门和篮球投篮都与角度有关。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关注引导到对角度的关注上来。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作业反馈形式与家长沟通

孩子作业本是我与家长沟通的主要途径,多年来我批改过的每一本作业后面,都会认真书写一段评语,有的是表扬学生的近期表现,有的是希望学生进一步提高,跟多的是告诉家长孩子近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取得了那些进步。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习惯,很多家长来电话告诉我,孩子每次看到作业本都会非常关注后面的评语,回去后和家长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很多家长还给我写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让我更加了解和学生的整体情况,在今后教学中有的放矢。

2让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二任教师”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一些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是十分关心的,有时布置有点难度的家庭作业,一些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困难会求助家长,家长也会耐心的讲解,遇到他们不知道怎样讲解的题目也会与老师联系,向老师求教,这类家长是很负责任的。我经常与家长讲,好孩子是家庭和学校一起培养出来的,初中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孩子遇到难题家长即便不会解答也可以为孩子增添信心,帮助他们寻求解决办法,让孩子不放弃,这对于老师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同样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郭振华.浅谈如何培养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教育,2011(8).

[2]陈顺才.初探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09(11).

[3]陈学.初中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的探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4]严世标,黄毅.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79).

[5]丁万铭.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上一篇:数学教学要引入高科技但 下一篇:新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