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烟波终散去

时间:2022-10-01 02:33:13

展开《更漏子》放声悲鸣常到老。

低吟《虞美人》一场寂寞凭谁诉。

回首《乌夜啼》洒尽无端泪。

故国重游,曾是金陵玉殿,也让他睡过风流觉。到如今,红泥坠地,琉璃碎瓦。不堪回首。 长袖过,双泪垂。塌了宫阙,散了嫔妾。痛定思痛后,感岁月无常,恨国破家亡。

南唐仅是昙花一现。李弁在位时,太平盛世。然,盛极必衰。建隆二年,终日酣睡美人堆,善诗词的李煜继位。而当时,南唐已沦为宋朝附庸。沉湎于声色犬马,诛杀忠良的李后主,劫数尽矣。

正如李碧华所说,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宋开宝八年,南唐为宋朝所灭。赵匡胤攻破金陵,李煜被抓至汴京,封为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三年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

李煜的凄凄惨惨戚戚早已被岁月淹没。时光荏苒,只留黯然凭吊。

一个翩跹后主,转瞬间,却是那样蹋茸。破纸迎风,目断消魂。凝残妆,上西楼。举酒问苍穹,谁愿共羸弱。

错,错。错!

谁教他纸醉金迷,谁教他歌舞升平,谁教他奢侈生活。

曾有南唐一词人写道:“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从头忆起,潸然泪下。嗫嚅间,那一番离愁早已泛上心头。凝伫,凝伫。享受奢侈生活时,是否有过杌陧;被囚于宋室,是否有过怔忪。

小楼忆往事,他又那样的孤茕。光阴的洗礼,早已让他脱去了绮罗香泽之态。那些雕栏玉砌,依旧,依旧。他,兴亡看饱,对此可否冷笑置之。此刻,他是有悔意的。

愁无用,哭也无用。李煜是不是不知悔改。他知。只是,他的马早已冲出悬崖,停在半空时,他猛然惊醒,才知勒马。一切迟矣。他的门被一一关上,只听他独自在庭院把酒邀明月,空悲切。他转过身,看沙滩上留下的自己的脚印,此时,于事无补。他痛,亦懂得思痛。可这痛来得太迟。

有人说,李煜是“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痛定思痛。李煜的痛是磬竹难书的。于是乎,他的小部分痛都写入了词里: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汗,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藩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破阵子》足见李煜的悔。他是痛的。他的思痛正如人们所说,亡国,使他成就了千古词坛的“南面王”。他也想过九洲清宴,也想过国家忠臣。可这想是在思痛之后了。恨,恨。恨!一切都晚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诚然,痛定思痛,痛亦何哉?只可惜,他沉睡太久。

但他痛定思痛后以血写成的词,惊天地,泣鬼神,也让他在文坛上永恒。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一中)

上一篇:虚假广告之种种 下一篇:最美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