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1 02:05:34

蟾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关键词】蟾皮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蟾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表皮。蟾皮最早记载于《本经逢原》,是蟾蜍去蟾酥、去内脏后晒干之物,经方入药目的多为以毒攻毒。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蟾皮中存在多种化学成分[1],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等病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2]。现就它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代丽萍等[3]从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4氨基3羟甲基环辛酰胺骈四氢n呋喃酮(蟾蜍环酰胺B,I),蟾蜍环酰胺c(Ⅱ),蟾蜍噻咛(Ⅱ),去氢蟾蜍色氨氢溴酸盐(IV),辛二酸(V),丁二酸(VI);张英等[4]从中华大蟾蜍皮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胆甾醇(cholesterol),棕榈酸胆甾烯酯(palmitaticacidcholesterylester),蟾毒它灵(bufotalin),沙蟾毒精(arenobufagin),嚏根草配基(hellebrigenin),嚏根草配基3辛二酸半酯(hellebrigenin3hemisuberate);有报道[5]分别从日本产的台湾蟾蜍BufovulgarisformosusBoulenger,绿蟾B.viridisLaur,台湾产的曼谷蟾蜍B.bankorensisBorbour及国产中华大蟾蜍B.bufogargarizansCantor皮中分离出以琥珀酰、己二酰和庚二酰代替辛二酰的精氨酸酯类化合物及硫酸酯类化合物;而且又从北美产的蟾蜍(B.americanus)和台湾产的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皮中分离出I-组氨酸、L1甲基组氨酸、L3甲基组氨酸代替精氨酸部分的蟾蜍毒素类化合物。赵大洲等[6]研究发现蟾酥及蟾皮中的二烯内酯成分大多数相同,但蟾酥中的种类少而含量更集中;吲哚生物碱类有4个主要成分相同,另一吲哚生物碱脱氢蟾蜍色胺,在蟾皮中的相对含量较高,而蟾酥中很低;且初步判断蟾酥中甾醇类主要为一谷甾醇,而蟾皮中主要为胆甾醇和胆甾醇棕榈酸酯。徐乃玉等[7]测得中华大蟾蜍皮粉中含有钙、镁、钠、锰、铁、锌、铜、磷、硅及银等元素,其中以钙为最多,其次为铁和镁。

2临床应用

2.1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张爱霞等[8]用华蟾素(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组有76例,其中胃癌28例,大肠癌25例,肝癌13例,胰腺癌10例,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4.2%,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5.8%;对照组分别为44.7%和26.3%,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刘明等[9]采用口服华蟾素注射液配合中药辨证治疗22例中晚期食管癌,晚期食管癌的吞咽梗阻、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胸骨后疼痛、声音嘶哑5个主要症状明显减弱;治疗后瘤灶变化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轻微疗效(MR)7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4例,有效率(RR)40.90%;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为:提高≥10分13例,稳定±10分5例,降低≥10分4例,提高稳定率为81.82%;治疗后生存期观察为治疗后半年生存21例,半年生存率为95.45%,1年生存l5例,1年生存率为71.43%。郑英兰等[10]应用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配合化疗及内镜下注射治疗Ⅲ、Ⅳ期胃癌80例,配对分为4个组:1组单纯用化疗,2组用化疗加华蟾素,3组化疗+内镜下局部注射顺铂,4组化疗+华蟾素+内镜下局部注射顺铂和华蟾素5ml/次。结果2组的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高于1组(P<0.05),4组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和生存期明显优于其他组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2、4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无明显下降,1、3组治疗后白细胞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张志强等[11]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50ml,1次/d静脉滴注,同时羟基喜树碱5mg+0.9%氯化钠100ml,周一至周五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采用羟基喜树碱5mg+0.9%氯化钠100ml,周一至周五静脉滴注,两组均用3周,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19>0.05),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3.3%、生活质量评分增加18.6分;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43.3%、生活质量评分增加9.3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杨学峰等[12]用鲜蟾皮外敷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28例,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中,部分缓解(PR)者2例,无变化(NC)者22例,进展(PD)者4例;对照组26例中,部分缓解(PR)者4例,无变化(NC)者11例,进展(PD)者11例。治疗组瘤体稳定率为78.57%,对照组为42.31%,两组比较,治疗组显示较好的稳定瘤体作用(P<0.05)。曹宇华等[13]为观察华蟾素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32例病例均为Ⅲ期患者,既不能手术切除,亦不能耐受全身或局部化疗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华蟾素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同时给予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使用华蟾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在控制肿瘤方面,病情的恶化率较低(18.75%);在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高(78.13%);在肝功能方面,用华蟾素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有明显下降。

2.2治疗肺癌据有关文献报道[14]华蟾素注射液用于治疗肺癌并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孙瑛等[15]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32例临床观察,联合组华蟾素注射液联用诺维苯+异环磷酰胺(NVB+IFO,NI)化疗方案治疗NSCLC有效率为53.1%,对照组NI有效率为3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皮肤癌左小东等[16]曾报道用华蟾素治疗老年性皮肤原位癌10例,8例临床痊愈,皮疹消退,只有少许暗褐色沉着,其中1例愈后活检,组织学上已无不典型的上皮细胞增生及异常核分裂等,3例2年后随访无复发。

2.4治疗癌性疼痛张树梅等[17]用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采用前瞻性任意选择法分为3组,即华蟾素常规剂量组(A组,79例)、华蟾素大剂量组(B组,64例)和美施康定组(C组,63例)。结果A组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B组显效4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C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9%。卢文娜等[18]用华蟾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32例,结果完全缓解(CR)7例(21.9%),部分缓解(PR)13例(40.6%),轻微疗效(MR)6例(18.8%),无效(NR)6例(18.8%),有效率(CR+PR)62.5%,止痛时间最早4h,最晚8d,一般2~4d出现骨痛缓解,停药后可维持15~30d无痛。施俊等[19]用华蟾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17例,方法取双侧足三里,每侧1ml穴位注射,隔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64.7%;而对照组(穴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总有效率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5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张军等[20]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华蟾素注射液连续14d,配合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治疗组的发热、术后腹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大小便不畅等胃肠泌尿系反应及白细胞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6治疗男科病朱树宽[21]用干蟾皮配合其他中药治疗男科的前列腺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7治疗小儿厌食症[22]蟾皮为蟾蜍之皮,味辛性凉无毒。本品内服可消积杀虫,煎剂用量为4.5~9g,丸散用量为0.6~1.2g。由于其具消积之功,故消食健胃作用较好。目前,小儿饮食多以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过食“膏粱厚味”势必导致湿热中阻,脾胃功能健运失调,而致厌食。

2.8治疗顽固性皮肤病朱树宽等[23]用干蟾皮治疗带状疱疹、荨麻疹、黄褐斑、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2.9治疗白血病左小东等报道[16]用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发现:加用大量华蟾素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粒细胞的数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单纯化疗组则差异显著;加用华蟾素后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感染显著减少,并且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缩短。提示该药有助于减轻恶性血液病化疗时对骨髓的抑制,对骨髓正常造血细胞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且能预防联合化疗时感染的发生,并增加抗生素抗感染的效果。

2.10治疗乙型肝炎李萍等[24]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名,两组患者均用常规治疗方法,仅治疗组加用华蟾素穴位注射,2次/周,3个月1个疗程,观察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病原及基因学、血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正常及乙肝病毒HBV及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11治疗其他疾病曾经有人将蟾皮外用治疗痈疽疮疡、腮腺炎、骨髓炎、乳腺炎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3讨论

蟾皮的化学成分比较多,目前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探讨较少;蟾皮的临床应用中,应用功能有很多方面,但很多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蟾皮制剂主要是华蟾素注射液(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可以根据临床疗效开发适合各种临床应用功能的新的剂型。

【参考文献】

[1]杨立宏,金向群.中华大蟾蜍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4):292.

[2]张绍杰,刘诚进.浅谈蟾蜍的药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0):1397.

[3]代丽萍,高慧敏,王智民,等.蟾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药学学报,2007,42(8):858.

[4]张英,邱鹰昆,陈继勇,等.中华大蟾蜍皮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8):484.

[5]冯秀娟,陈大健,李忠生,等.蟾蜍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J].中兽医学杂志,2007,3:36.

[6]赵大洲,陈继永,秦勇,等.中华大蟾蜍蟾酥与蟾皮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4):21.

[7]徐乃玉,顾振纶.中华大蟾蜍皮无机元素初步分析[J].中成药,2003,25(9):748.

[8]张爱霞,耿桂香.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6):678.

[9]刘明,褚玄仁.口服华蟾素注射液配合中药辨证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50.

[10]郑英兰,马宝华,杨风.华蟾素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7,39(4):260.

[11]张志强,汪岩,荣大庆.华蟾素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7):794.

[12]杨学峰,李秋荐.鲜蟾皮外敷合中药治疗肝癌2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3):26.

[13]曹宇华,罗和生.华蟾素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老年医学,2007,16(1):18.

上一篇:甘紫菜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下一篇:猫人参化学成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