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也能用多媒体

时间:2022-10-01 02:03:40

阅读教学也能用多媒体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农村的广大学校,深刻地改变了农村学校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下面是我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如何利用电教媒体“教”这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从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来谈一谈,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情景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如果善加利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秋天的雨》,采用秋雨绵绵的视频导入,配以教师的旁白:同学们,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秋雨如约而至,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认识和感受秋天的雨。绵绵秋雨的影片,老师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学生的记忆,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己作主的阅读。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作主阅读的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以自读为先导,以动作促想像,以听读为样本,以表演激发兴趣,以成功的体验唤起学生阅读的动力。下面就以《我们的民族小学》为例进行说明。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不好读或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想像你读到的情景,一边一边加动作,读完之后我们表演读,好不好?”(生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看得出来,大家的兴致很高。是啊,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2.“同学们,谁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的同学可以边读边作动作,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指名读)。

3.“现在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会儿和他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学边听边看从资源库中截取的课文录像资料)生动的画面再现、情景展示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成为了学生摹仿的样本。

三、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资源能帮助我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秋雨》一课修辞工妙,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叠词等修辞手法,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秋色。这些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是分以下三个阶段来教学的。

1.入境诵读,感悟语言美

课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秋天的美好。(搜集秋天的图画、诗词佳句,画心目中的秋天,参加秋收活动与秋游等。)这一设计环节力图使秋意进驻孩子们的心间,为学生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铺垫。)

初读感知,整体感知后,用检查两组词语与一组句子:

教学预设A:(课件展示两组词语。)

颜色词:黄色、白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

叠词: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

油亮亮、一把把、一枚枚

扇哪扇哪、飘啊飘啊、舒舒服服

师:谁会读?(生读)

读着上面的词语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自主描述。)

我们一边想着所看到的画面一边读。(学生试读、老师指导读、齐读、指名读等。)

教学预设B:(课件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着这几句话,大家发现了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这五句话是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一句,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2.潜心会文,品味语言美

多媒体播放秋雨的景色,教师提出问题:秋天的雨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快到文中找一找吧。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做指导。)

3.同类拓展,内化迁移语言

采用移情体验、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与迁移。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结合语境表演读)

2“仙子的颜色更多了……频频点头。”仙子还有哪些颜色?此时你们就是仙子,想说些什么呢?

3秋雨的颜色可真多呀!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你想到了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学生练习、交流)

四、知识拓展

1.同类拓展,促进知识的迁移

利用光盘资源进行同类拓展,比如:《花钟》第一自然段,按时间的顺序向读者依次介绍了九种花,抓住这些花的颜色、形状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九种花开放的样子。

这样,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突破了重点、难点,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相关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比如《爬天都峰》一课的拓展,或向学生介绍天都峰的有关知识,或向学生介绍其它写天都峰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写作训练

抓住课文中训练点,进行扎实的训练。

如:《花钟》一课,抓住第一自然段进行写作训练。这个自然段按时间的顺序向读者依次介绍了九种花,抓住花的颜色、形状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九种花开放的样子。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个好的训练点。

1.自读第一自然段,理清条理。(总-分)

2.感悟本段是抓住花的颜色、形状的特点来写。

3.出示单幅图片(共四幅图,分别是龙葵花、芍药花、半枝莲、紫茉莉):引导学生抓住颜色、形状特点仿说。

4.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总述句,引导学生给这四句话加一个总述句。

5.同时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然后再加上总述句说,最后按总—分的构段方式组成段落,写下来。

这样设计写作训练,先“扶”后“放”,降低了学习写作的坡度,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上一篇:防范伤害事故 创造和谐体育 下一篇: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