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1 01:56:50

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5月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母儿结局。据孕周分3组,A组孕周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母儿结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90-01

孕周﹤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为早发型。由于发病早,病情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对本院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及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09年12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6例,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三组,即A组(孕周

1.2 诊断标准 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7版[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指起病于34孕周前的重度子痫前期[2]。

1.3 观察内容 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入院孕周,治疗时间)、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

1.4 治疗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行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②休息,吸氧,镇静补充优质蛋白,监测母胎情况。③硫酸镁解痉治疗。用药过程中监测膝反射和血镁离子浓度。若血压≥160/110mmHg同时应用降压药。④血压难以控制或出现母儿并发症时,终止妊娠。

1.5 终止妊娠指征 ①病情难以控制,子痫发作;②出现胎盘早剥严重并发症;③胎心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窘迫;④孕周≧34周。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3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及入选时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并发症比较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症情况,起病孕周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但并发症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期待治疗时间及分娩方式 B组期待治疗时间长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B组和C组患者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A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各半,见表3。

2.4 围生儿结局 本组41例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见表四。由表四可见胎龄越小,新生儿患病率、死亡率越高。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子痫前期的特殊类型,发病早,病情重,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肺水肿和心衰等[3],严重威胁母儿安全。尽早终止妊娠,虽可预防孕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围生儿存活率低。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期待疗法,意在延长孕周,减少围生儿死亡[4]。据资料显示,围生儿死亡率为19.51%;期待治疗期间并发腹水1例,胎盘早剥2例,HELLP综合征1例,肾损害6例,视网膜脱落1例,低蛋白血症8例。所有患者期待治疗平均延孕周5.6天。并未发生子痫、脑血管意外和孕产妇死亡。因此,在严密监测孕妇的各项指标、病情及并发症情况下可采取期待治疗。但需同时对胎儿进行促胎肺成熟,预防胎儿窘迫治疗。

3.2 终止妊娠是治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唯一方法。由于早产儿的病死率较高,剖宫产可能增加孕产妇的危险。因此考虑胎儿成熟度的同时应兼顾孕妇的整体状况。终止妊娠时机以34周为界,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孕妇并发症构成差异无显著性。如病情平稳,无母儿并发症,可期待治疗到34周,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若病情不能控制,孕周

3.3 母儿结局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儿的围产结局与胎龄关系密切[5]。本组资料显示,早产儿总死亡率19.51%。3组早产儿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并发症构成无显著性差异。孕周达34周,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孕妇并发症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资料。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母儿安全,随着围生医学发展,早产儿存活率的显著提高,因此在选择期待治疗时应根据孕周、并发症、胎盘功能、胎儿情况综合决定,以求最佳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

[2]兰淑海.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3(21):224-227.

[3]Sibai B,Dekker G,Kupferminc M.Pre-eclampsia [J].Lancet,2005,36(5):785-799.

[4]杨孜,王伽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4):251-255.

[5]陈蕾,杨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保守治疗对早产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4):276-279.

上一篇:30例妊娠晚期死胎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下一篇:112例孕期及产后饮食营养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