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1 01:53:04

某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水混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及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型路面出现了许多病害,对高速公路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主要原因是路面水泥混凝土施工问题,而施工中混凝土的搅拦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对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主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机械配置;施工方法;养护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混混凝土路面日益增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施工工艺的主要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前准备工作、 安装模板、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的摊铺、混凝土的抹面及防滑。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其施工质量的好差主要在于混凝土的搅拦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因此,本文结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实例,探讨了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项目,设计厚度为26cm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长24km,宽10m,共计92500㎡,路面按5×4.5m分块,共计3800块,板块间分别设有胀缝、缩缝、真缝。混凝土运输罐车3台,洒水车2台,振捣棒5台,平板式振捣器3台,振捣梁1台等。

二、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先由试验室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测,经监理认可后备料,然后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监理检测认可后使用。

(1)材料和器具。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及质量检验、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基层的检验与整修施工放样及机械准备等。

(2)修建临时道路。利用原路基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需要施工道路设专人维护,设置路标及防护措施,派专人负责指挥。

(3)水源。从附近的河流取水,用洒水车以满足施工中的用水需求。

(4)施工的照明。现场配备发电机组,以满足施工照明要求,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5)基层验收。基层的基本要求是刚性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对混凝土路面板下的基层进行标高、宽度、路拱、坡度及平整度、强度、密实度等方面均需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基层质量检验项目及其标准符合基层施工规范要求。

(6)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路面施工的重要前提工作,需根据设计图纸恢复路中心线及路面边线,在中心上每隔20m设一中桩,同时布设纵坡变坡点、路面板胀缝等施工控制点,并在路边设置相应的边桩,重要的中心桩要做护桩。引入临时水准点,以便复核路面标高。

三、路面施工技术

3.1 拌合与运输

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的关键是选用质量符合规定的原材料、搅拌机技术性能满足要求,拌和配合比计量准确。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精度范围:水和水泥±1%;粗细集料±2%。拌和过程中加入外加剂时,外加剂单独计量。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和。每200m3凝土都要抽检坍落度、含气量、湿度、砂石料含量及混凝土容重,按规定预留一组抗折强度试件。拌和的混合料需均匀一致 无花白料 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3.2 摊铺与振捣

(1)支立模板。在处理好基层表面浮土及杂物后,即可支立模板。模板采用钢模,长度3~4m,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用铁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模板安装完毕后,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经得起振动梁的振动而不走样才算合格。

(2)摊铺。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后开始摊铺。运至浇注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用方铲摊铺时,应用“扣锹”的方法,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离折

(3)振捣。摊铺好的混凝土混合料,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均匀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过程中注意面板的边角部周边,以及安设钢筋的部位,防止钢筋变形。振捣混凝土混合料时,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模板边缘角隅等平板振捣器捣不到之处振一次,同一位置不少于20s。插入式振捣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左右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混凝土在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为了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密实,用铁滚筒再进一步整平,效果更好,并能起到收水抹面的效果。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

3.3 表面修整

振捣密实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整平、精光、纹理制作等工序的作业, 使竣工后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1)表面整平。振捣密实的混凝土表面用整平梁在混凝土表面纵向往返移动, 通过机身的移动将混凝土表面整平。

(2)精光及纹理制作。精光是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最后的精平, 使混凝土表面更加致密、平整、美观。用抹光机抹光并配合以人工抹光,保证抹光质量。始终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和校对, 以便保证精光质量; 而在混泥土表面制作纹理,可以使路面的抗滑性大大提高。制作纹理时用纹理制作机在路面上拉毛、压槽或刻纹,纹理深度控制在 1mm~2mm范围内, 在不影响平整度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以提高表面的抗滑性能。纹理要与路面前进方向垂直,相邻板的纹理相互沟通以利排水。纹理制作从混凝土表面无波纹、水迹开始,不得过早或过晚进行,以免影响纹理质量。

3.4 接缝施工

为防止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变化时板产生胀缩和翘曲等,避免混凝土路面出现不规则开裂。

(1)胀缝施工。胀缝与混凝土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垂直于板面,宽度均匀一致,缝中不得有豁浆或坚硬杂物,相邻板的胀缝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胀缝传力杆的位置准确定位,传杆固定端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施工过程中将传力杆位置的支架准确地、可靠地固定在基层上,使固定后的传力杆平行于板面和路中线。在传力杆滑动端安装长度为10cm的套筒,套筒内壁与传力杆的间隙为10~15mm,空隙内用沥青麻絮填塞,滑动端涂二度沥青。施工过程中,传力杆和接缝板的固定与安装用方木钢挡板及钢钎固定,钢钎间距1m。先在路面胀缝的传力杆范围内浇筑混缝土拌和物,用两个插入式振捣器在胀缝两侧各0.5~1.0m的范围内对称均匀地捣实。当浇注至胀缝两侧各0.5m范围内时,将振动梁提起,拔去钢钎,拆除方木和挡板,留下的空隙用混凝土拌和物填充,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人工进行粗面,并通过振捣梁进行最终修平。

(2)横向缩缝施工。混凝土面板的横向缩缝采用锯缝法。混凝土结硬后适时锯缝,合适的锯缝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已达到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拉力仍未将混凝土面板拉断的时间范围内。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5~10MPa较为合适

(3)纵缝施工。纵缝施工符合设计规定的构造,保持顺直美观。纵缝为平缝带拉杆时,根据设计要求,预先在模板上制作拉杆罩放孔,模板内侧涂刷隔离剂,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制作 缝槽顶面采用锯缝机切割,深度为3~4m,并用填缝料灌缝。

(4)施工缝设置。施工中断形成的横向施工缝尽可能设置在胀缝或缩缝处,多车道路面的施工缝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5)接缝填封。混凝土养护期即可填封接缝,填封时接缝必须清洁、干燥。填缝料与缝壁豁附紧密、不渗水,灌注高度一般比板面低2mm左右。当使用加热施工型填料时,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搅匀,采用灌缝机或灌缝枪灌缝。

3.5 养护

整平饰面完成2小时后,当混凝土表面已有相当的强度,用手轻轻压上没有痕迹时,应及时进行养生。本工程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全面覆盖保湿养生膜、土工布、麻袋、草袋等,并每天均匀洒水,使表面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时间一般为14~21d,每天洒水次数及时间视气温而定。但每天洒水不少于3次。为了保护混凝土路面质量,养护期间应进行交通管制,严禁人、牲畜和车辆通行。养护到期将覆盖物清除,确保板面不留痕迹。

3.6 路面检验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28d后,进行钻心取样,检测路面弯拉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弯拉强度要不小于设计强度。

四、结束语

总之,路面工程属于道路工程中所用原料种类较多、工序多而复杂。并且对外界环境温度比较敏感的结构。要做出优良的工程,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加强试验检测,合理的设计,按规范施工,加强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JTG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刘再成,富志鹏,韦刚.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预防[J].山西建筑,2010 (5).

上一篇:论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 下一篇:关于某公路预应力箱梁施工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