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精彩

时间:2022-10-01 11:37:55

角落里的精彩

谨以此文怀念王世襄先生

我自幼喜欢古董,但敬畏多于欣赏,因为博物馆陈列的不是庙堂重器,就是文房珍玩,寻常生活里哪能得见。读大学的时候,某次在系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一套《明式家具研究》,一函两册,又大又沉,装帧极为精美。小心翼翼地请下来,很奢侈地享受了一下午:原来桌子、椅子、板凳儿、甚至脸盆架也是可以这样美妙的。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我成了明式家具发烧友。在系资料室(现在已经辟为“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有不少黄花梨家具,都是梁思成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用设计国徽的奖金收购的。看了那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些古旧桌椅这样考究!虽然年久失修,却隐隐透出一股天然的贵气,以前并不十分觉得,自从看了王世襄先生的书,才知道原来这是“夹头榫”,那是“霸王枨”……初窥门径,于是倍感亲切,并且十分心疼,向老师们反映保管不善的问题。

当年这些明式家具很便宜,加之“破四旧”,古董物件愈发遭到冷落,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未都先生还用钢管折叠椅去淘换紫檀、黄花梨的椅子。终于在1985年9月,王世襄先生所著《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出版,立即红遍全球,一举擦亮了世人的眼睛,令遭人冷落数十年的明式家具再次大放异彩。1986年,《明式家具珍赏》的英文版在伦敦、旧金山、曼谷分别面世,并于1991年在芝加哥再度发行。同年在巴黎发行了法文版。1987年,在台湾发行中文版。1989年,在斯图加特发行了德文版。令人费解的是,如此重要的著作,居然是在全球绕了一大圈之后,直到2003年9月才由北京文物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且装帧十分简陋,远不能与1985年的香港原版相比。见到大陆发行的《珍赏》之后,我很绝望,一咬牙在旧书网上买了本1988年香港一版三印的版本,花去小半月薪水,这是后话。在中国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史上,《珍赏》堪称奇迹:听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里讲,这本《珍赏》放在山西老农的炕头都被翻烂了。叹为观止!这才是真正的令艺术走近人民。

自《珍赏》面世以来,明式家具的行情不断看涨,据说至今已经上涨了万倍,不知有多少濒临倒闭的古典家具厂家因此绝处逢生。据说王世襄先生曾经向某家具厂订制一件大型花梨木平头案,事后厂家坚决不肯收钱,厂长说,要是没有王老先生,他们的企业早就倒闭了。另一方面,《珍赏》也令心术不正的奸商更加识货,王老先生曾经叹道,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心血到头来竟成了“走私指南”。但我想,随着内地富豪纷纷涉足收藏界,好东西还是会越来越多地留在国内的。

自打迷上明式家具之后,我深深被王老先生的独到功力所折服。渐渐开始关注他更多的著作。

2003年1月,王世襄先生将毕生藏品整理成册,出版了《自珍集》。里面除了唐宋古琴乃撼世之珍外,大多是一般藏家不屑于收集的小雕像、铜炉等等。先生写道:

“此集所录,除舅父、先慈所作书画及师友赐赠翰墨文物外,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而我珍之,岂不正合‘敝帚自珍’一语。”

在《自珍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香炉,沉穆典雅,令人大开眼界:原来铜器可以保养至如此成色!本书面世不久即引发市场追捧,2003年11月,王世襄先生将大部分藏品委托嘉德公司拍卖,本人有幸亲临现场,见证了当时的火爆场面。小小的铜炉,原本市价在八千至一万二左右,不料现场气氛极其热烈。我清楚记得一件估价仅两万上下的铜炉,第一手就被喊至六十万,但人们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就已经被迅速超过,最后成交价超过一百六十万,大幅度刷新了中国铜香炉拍卖的世界纪录。在2003年的一百万是什么概念呢?当时一件带有一字铭文的商周青铜器也不过二十万左右,而明清铜器能创下如此奇迹,无疑是沾了王世襄先生的光。用马未都的话说,“整个收藏界都在表示敬意。”

老人家出身高贵、学识渊博,却从不在文章里故弄玄虚,用笔一直十分朴实。换言之,就是看得懂。1999年8月,《锦灰堆》出版,仅仅9个月之内,便一连印了四次,并且当选三联书店畅销书榜的头名。这书出来,很多读者才发现,原来古典艺术也可以这样通俗!这书出来,很多出版社才发现,原来严肃的人文书籍可以这样畅销!这书出来,我才发现,原来前辈们的生活可以这样丰富!我曾经以为没有电视机和互联网的世界是娱乐沙漠,今天看来真是浅薄无知的井底之蛙。我由衷地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你们可以不看钱钟书的书。但是要没看过王世襄的书,那将错过怎样的一片精彩啊!”

王世襄先生精通家具、漆器、竹刻、书画、营造、音乐等等,早已名扬海内外,可是他居然精通观赏鸽、鹰、鸣虫、葫芦、烹饪……着实令人大开眼界。遛鸟儿,逗蛐蛐,这不都是过去八旗子弟丧志的游艺么?可王老先生居然能将玩虫赏鸟的种种名堂,以及圈中名流趣事娓娓道来,活像一部录影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穿越的时空。

王老先生写道:

“一种民间习俗癖好的衰亡消逝,有种种原因,是不可抗拒,也无法挽回的。遗憾的是我当年再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把老北京社会中下层这种摸爬滚打,抓土攮烟的土玩意儿用文字写出来。如果曾想到,我一定要多作些笔记,把掌故轶事写下来,多拍些照片配合文字,一定能比现在所写的丰富的多,精彩的多。”

倘若王世襄先生不是被一连串的政治运动迫害多年,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整理出更多、更杂、更妙的绝活儿,那样我们国家许多传统文化都不至于如此岌岌可危、濒临灭绝。

我一直非常遗憾,未能有机会拜见王老先生。我曾经听我的老师和朋友提起与王世老(家师是这样称呼的)交谈的点滴,发自肺腑地羡慕。这感觉,就如同我的高中历史老师羡慕他的兄长曾经亲耳听过鲁迅讲课。我视王先生为文化的宝库,曾被长期贴着封条,近年总算略略打开了一角,刚刚放出夺目的光芒,让我们看到了多年以来一直被忽视的文化角落,领略到那角落里的精彩。而现在,这座国人尚未来得及穷其奥妙的巨大宝库却永远关闭了大门!

哀哉!尚飨!

上一篇:今天你吃了吗 下一篇:除了机器人,还有SUB-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