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农民都是致富狂

时间:2022-10-01 11:09:28

找准切入点农民都是致富狂

您可千万别用旧眼光看待农村,农村一旦找准自己致富的切入点,刮目相看您都来不及。

例1:2010年时值秋收大忙季节,武邑县农民“三大新鲜事”闹三秋:新鲜事之一,农民雇城里短工收玉米。一些城里人也在这里挥汗如雨。新鲜事之二,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解困。2010年10月,武邑县蔡徐村经纪人蔡忠全在自家高音喇叭上喊着一条消息:“喂,村民注意啦,有一农户需要找人帮着浇地,管吃,一天30元,有意的村民请与我联系。”庞徐村的村民庞根常也找到他,说自己有8亩棉花需要雇五六人采摘,请蔡忠全静忙寻找。新鲜事之三,农作物未种已经被订购。孙河路是武邑县孙庄村的,他年初就和县科协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他高兴地说:“瞧,我的11亩还没有下种就已经卖完了。每公斤高于市价0.12元。”这样揣着订单种地的农民,仅在武邑县就有2100多户。

例2:河北省清河县坝营镇白佛庄村,500多农民凭汽配一项生意就做火了京城,多人资产过千万。他们没一点“背景”,就是找准了切入点,随后那真金白银“稀里哗啦”地滚进了自己的腰包。有人戏言,这钱你推都推不掉。每逢过年过节,村里停满挂着“京牌”的豪华轿车。这还不算,他们还在北京置了房,成了名副其实的“北京人”。

他们的“切入点”是怎么找到的呢?该村王树珍是第一个在北京卖“配件”的人。1990年初,他看到北京汽配城里的生意非常红火,就想:我们县也是一个汽配大县,何不来这里卖配件?于是,他在北京汽配城里租了一节柜台。结果如何?结果是由于物美价廉,生意一炮打响。许多青年纷纷找他“取经”。就这样,本村1300多人中的500多人发了“横财”。

例3:2010年9月,献县小屯村百辆奥迪逛县城。有人会说这是炫富、显摆。其实,这是向全社会传达一种观念,那就是:即使身在农村,只要辛勤工作,开动脑筋,勇敢地走出去闯荡,那同样会有好日子等着我们。这个村人口不算少,3000多人,村上开展了“农民一帮一”活动,让那些老早走出去的老板们帮助本村的村民,结果,过去村大贫穷,如今主要以玛钢扣件生产和建筑器材租赁为主,拥有建材加工企业32家,建材租赁公司150家,人均纯收入1.8万元。小村是全国敬老模范村和全国绿色小康村。

这样的例子,全国多了去了。如何选准致富的切入点呢?一是跟着成功的人学习取经;二是要有“抱团”意识,比如统一进货等等。

(责编:蔡笑雨)

上一篇:“三小一精”微工厂创业新模式 下一篇:“白虎膏”的漂亮吆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