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3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1 11:03:56

原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3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动态监测血压,给予硝苯吡啶、卡托普利、复方降压片及美托洛尔,其中2种或3种药物联合用药,每8小时1次(美托洛尔,每日1~2次),个别患者6小时1次。结果:联合用药、调整服药时间,治疗1~3个月后,30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结论:高血压的合理治疗,应采取联合用药、正确确定服药时间间隔及其个体化。

关键词 高血压 联合用药 服药时间间隔 个体化

高血压的治疗是世界性医学难题。高血压发病人数众多,我国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EH)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平均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递增[1]。当今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人群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EH又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因此EH的合理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占重要地位。

根据我们临床观察,患者血压不能降到理想水平,与患者用药不合理有很大关系。现将我院部分EH患者合理治疗前后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本组3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10)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年龄56~70(平均64.5)岁,女8例,年龄52~69(平均62.6)岁;高血压病史5~30(平均14.2) 年。

降压药物调整前治疗情况:①血压测定:用标准的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定坐位右肱动脉血压;测血压时间为每日5:00~6:00,每次服药前、服药后1小时、2小时,测定1周血压,收缩压230~130(平均180)mmHg,舒张压130~90(平均100) mmHg。发现血压高峰出现在5:00~6:00或8:00~10:00,最高血压达230~l80/130~100mmHg。②服药种类、剂量及时间:常以单一药物硝苯吡啶10~20mg,卡托普利25~50mg,复方降压片2片,美托洛尔12.5~50mg,偶有联合,为上述几种药物随意搭配;服药时间:每日服药3次者,为每日三餐后30分钟,即7:00~8:00、12:00~12:30、17:00~18:30,每日服药2次者,早晚餐后30分钟,或是出现症状(头痛、头晕等)后服药。

合理谓整降压药物及服药时间:根据上述观察,发现患者降压治疗不合理,降压效果不佳,血压波动较大。因此我们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消除紧张因素等)基础上,在原来药物的种类及剂量不变的情况下,首先调整用药时间,每日8小时1次,经动态测量血压发现服药后1小时、2小时血压可下降5~2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再根据患者血压及个体情况分别用药:采用硝苯吡啶与美托洛尔联合12例;硝苯吡啶与复方降压片10例;复方降压片与卡托普利6例,硝苯吡啶、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2例。其用量为硝苯吡啶5~10mg、美托洛尔6.25~25mg、复方降压片1~2片、卡托普利12.5~25mg。除美托洛尔每日1~2次外,其余均为每日8小时1次。观察2~4个月。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其中1例在3种药物联合下,服药后l小时,2小时血压可降到正常,但下次服药前血压又高于正常,故调整服药时间,每日6小时l次后,血压亦降到正常。

结 果

29例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1例调整6小时1次后,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内。其中有1例患者血压已降至理想血压120/80mmHg以下[2]。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根据重要器官受累程度分为三期: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心、脑、肾表现;第二期,除血压达到确诊水平之外,并有心、脑、肾一项轻度损害表现;第三期,高血压并发心、脑、肾或眼底中1项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神经水肿等。

强调联合用药对EH患者冶疗,目的就是尽量将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理想血压,减少高血压所致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由于动态监测血压,对患者血压波动高峰的出现,用药疗效的判定,调整联合用药的种类、剂量及药物维持时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并不是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而其不良反应却是随剂量增加而增大[3]。故我们采取联合用药,从而避免了由于用药种类、剂量不合适导致的降压不理想。

分析血压高峰出现的原因:①服药时间有误:患者虽然每日服药3次,但白天服药间隔时间短,仅4.5~6.5小时,而晚上至次日晨服药间隔时间长达12~13.5小时,使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压。②服药不系统:待出现症状才服药,而许多患者血压升高并无症状。因此,为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减少波动、避免血压高峰出现,就应掌握合理的服药时间间隔。

强调个体化:我们认为针对不同EH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地选择不同的药物联合、服药剂量及不同的服药时间间隔,是保证降压治疗目的的前提。对顽固性EH患者要采取3种药物联合,或缩短服药时间间隔,以争取良好的降压效果。使病人血压保持平稳、减少波动、避免血压高峰的出现。同时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使患者能够与医生密切配合治疗,可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使高血压患者能得到合理治疗。

由于加入我们观察的病例正在增加,以及跟踪观察时间的延长,我们将对EH治疗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金技.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临床心血管病杂杂志,2000,16(6):243

2 顾复生.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4-6

3 Johnson GD.Selectingappropriateantihypertensive drug dosage.Drugs,1994, 47(4):567-575

上一篇: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应用 下一篇:心衰2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