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义仓天下粮仓

时间:2022-10-01 10:22:40

人走了,但东西流传了下来。这是支撑许多人倾尽毕生精力做好一件事的一句话。尽管在无情的光阴里,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得以流传,但终究是有一些,会随着岁月沉积下来,在历史的沧桑中愈显珍贵。谭钟麟造富义仓

谭钟麟何许人也?他是的幕僚谭廷闽的父亲。谭钟麟还有另一个儿子,名叫谭泽闯,是个书法家。历史上对这父子三人,曾有概言:“一门二进士、两代三书家”。谭钟麟为官颇有政声,他曾两次到杭州做官。

第一次在同治五年(1866年),任杭州知府。第二次是光绪五年(1879年),任浙江巡抚。杭城历史上有过许多的粮仓,比如江涨桥东北的仁和仓,广安新桥旁的广积仓,宝善桥西的永济仓。城内义仓等,每年进入杭城的大米多至数百万斛。但咸丰十年至十一年(1860年-1861年),太平军两次攻打杭州城。清军大败,至太平军撤出杭城后,杭州的仓廒几乎成了空仓。到光绪五年(1879年),杭州城内唯有永济仓、义仓尚有一些储粮。

谭钟麟到杭州履任时,时间已经是光绪六年(1880年)的冬天。那时的杭州,百业凋敝,民生困苦,吏治腐乱。谭钟麟甫一到任,在整顿官吏问题的同时,对民生问题也十分关注,尤其是粮食的储备。经过数番考察。他下令让士绅们都来出钱,然后通过这笔钱采购了十万石的粮食。分别储存在永济仓和义仓。

永济仓和义仓都属于旧有的仓库,储量有限,装不下这么多的粮食。谭钟麟又下令扩建永济仓。但由于永济仓周边土地有限。能够扩大的规模也十分有限,仍无法满足储粮需求。于是。谭钟麟又拨出一万一千两银子,由官方出面购买了霞湾巷一带的十亩民地另建仓廪。这个新建成的仓库,就是现在的富义仓。

湖墅地广十余里,运河两岸可建仓库之地当不止霞湾巷适宜。那么谭钟麟缘何偏偏选择斯地?莫非与康、乾二帝到杭州时曾在这一带登陆有关?这是个无法解答的谜团了。富义仓的建造于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月动工,落成于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耗时近44个月。根据应宝时《新建富义仓记》所载,富义仓十亩地,“为仓四、为廒八十。容谷可四五万石…”其东筑楼三楹,属司事者居之。其西创屋一区。为砻场,驾乌犍以转环之。向南葺屋,为难坊”,临河处还建了一个亭子,供往来运粮的工人们休息。富义仓建成后,谭钟麟向朝廷报告,使在他后面莅杭的官员要关注仓储,“散而积之,无方其数,为民忧”。然而,就在富义仓落成没多久,谭钟麟却要调到陕甘地区去当总督了。临行之际,他把这个在他手上建造起来的仓库命名为“富义仓”,并请应宝时撰写《新建富义仓记》。

谭钟麟在浙江巡抚任上,不仅建造粮仓,还做了清查土地,核宴漕平,更定厘税,治浚河道,鼓励商运,修筑炮台,重建文澜阁等一系列深得民心之事。他对富义仓的命名及对其所倾注的愿望,都是美好的。然而,故事的发展。一个建筑的命运,等等物事,并不会全然按照某个人的意愿而发生。富义仓后来发生的故事,谭钟麟已经无法关心到了。1905年,谭钟麟病逝于湖南长沙。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取代大清帝国。富义仓成为民国时期浙江省第三积谷仓和军用仓库。日本侵华期间,富义仓又成为日本人的驻地之一,由存放粮食之所,变成了弹药库。解放后,1950年富义仓由杭州市粮食公司接收作为民生仓库分库,此后,又将富义仓的北面房屋作省军区家属宿舍、南面建筑作杭州造船厂职工宿舍使用。富义仓存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在这百余年的光景中,它逐渐成了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标识之一,人道是“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又誉其为“天下粮仓”。

我与富义仓

富义仓位于霞湾巷的东南面,属于湖墅街道霞湾巷社区,南门面对运河与胜利河交汇处,对岸原为杭州造船厂。从湖墅南路信义坊对面的江涨桥进入,沿河东岸往南行走;从德胜路清水公寓东面的马路走过胜利河;从上塘路的胜利河口进入;从大关桥东面的第一个大路口南行,这四个入口,分别可以从西、南、东、北到达富义仓。

在钢筋水泥丛林里待久了,格外想念那些曾经的原生态材料构筑而成的建筑。一堆木头经过斧锯之炼,便成人间华屋;一堆石头经过錾锤之炼,即成安居之厦,这本十分普通,在当下都市却已是稀物。不知是否有人与我同怀,在城市中行走,忽然迎面出现木结构或石头垒威的屋子。心下便油生感动,仿佛那一刻那一片土地的空气也格外清新。

就说这富义仓吧,最初我是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人士呼吁对其进行保护的报道。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实地勘察过几回,也曾写过文章。那时的富义仓,破败残缺,周边交通欠发达,虽底蕴鲜明,曾经的繁华也依稀可见,但却显得十分孤独且略带疲惫,仿佛一名经历长途跋涉之后的中年人。然而,现在这一切全变样了。铭刻着“富义仓遗址公园”的大石头在运河边立着,宣告着富义仓综合保护与修缮工程已经完成。

富义仓迎来了第二春,老树抽新枝,道路四通八达,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我曾多次进入修复好之后的富义仓里参观。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每次都在想,在这院子里摆上酒席,一桌子哥们围坐该多好啊!也曾设想过,在这院子里放一套老式榻床或摇椅,人躺在上面晒日月,也可以弄一方大茶具搞搞茶趣。或者干脆酒席、榻床、摇椅、茶具统统布上,让一整天的时间就那么慵懒而摇晃地消逝。转而,又对自己的这些想法感到惭愧,感觉自己毕竟是尘世中之一俗人,面对这样的历史馈赠,想的却是如此俗不可耐之事。

甫一踏入富义仓。会觉得有书香扑面而来。可这里,在历史上明明是一个粮仓。后来又多次前往,我才渐渐有点明白了。任何东西在时空当中存留下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变迁和洗礼,其对人精神的启迪和灵魂的震动意义,往往是黑字白纸的书所不具备的。

也正因为如此,富义仓在当今不仅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米市、仓储和码头装卸业等经济业态发展、繁荣的实体见证,亦是中国仓储文化的历史沉淀和象征。近来听说坐落于运河畔的富义仓,摇身变为时尚创意空间,有日本的著名画家和中国的优秀女装设计师在里头工作,不禁为富义仓也为即将在富义仓里工作的人们感到高兴。

我很希望,新一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是一种劳动或工作形式的聚合场,还是某些精神、意识、学识、文化交融的气场。而在园区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上,要能具备一定的旅游文化价值。不知当富义仓变为创意空间之后。当古老与时尚在斯地相会,当历史沉淀与前卫创意在这里激荡碰撞之后,会给我们的世界再创造出哪些经典,当我们在摇曳的河水中感怀过去的时间,未来因为未可确知而充满绚烂之美。

有个把月没从富义仓路过了,该抽空去发发呆了吧。

链接>>

南新仓

“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讲的是清朝时的两大粮仓。

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明永乐七年(1409)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余年历史。南新仓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

上一篇:晒太阳,在拉萨 下一篇: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定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