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信之花绽放在语文的课堂

时间:2022-10-01 10:14:35

让自信之花绽放在语文的课堂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越往高段走,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就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增强,如果老师忽视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很快孩子就被打入“冷宫”,对学习失去自信,举手的欲望渐渐消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在金风送爽,月桂飘香的九月,我迎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学生报名,发新书,入学教育……教室门口我们总会看到一个个机灵的小脑袋藏在门缝里,一双双可爱的小眼睛里总是透露出对老师的畏惧,我知道这又是一个缺少自信的班级,从开学第一天,我就在心中盘算着。

著名的“罗森塔尔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自信,就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要想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要想孩子们主动学好语文,就得找回孩子的自信。孩子只有有了自信,他们才能抬起头走路,才能正确面对休息和玩耍,才能正确看待老师的严格与苦学的关系,从而才能放下对老师的“戒备”,轻装上阵。

行动一:真心赞美每一位孩子

孩子由于身心和年龄特点,心灵很脆弱,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根据班上的情况我决定从最差的学生抓起。通过观察我发现坐在第一排有一个孩子人很矮,背驼着,眼睛斜向上,上课时我让他回答问题,他一句话都不敢说。这个孩子叫江远志,他太小胆,太没有自信了。一天上语文课,我没有急于上新课,我让他坐直,抬头挺胸并看着我,我说:“江远志,其实你挺帅的,你不要怕,看着王老师,笑一笑。”他照我说的做了,我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江远志做得很好嘛。”没想到这节课后他竟敢正眼看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把作业做好了,我都会表扬他。渐渐的,一个月之后他敢在我的课堂上举手了。一天放学后在校门口看到我,他居然大声对我说:“王老师再见!”我说:“江远志越来越有自信了,骑车回家注意安全哦。”“放心吧老师,我的技术好着呢!”说完一摁铃铛,就只留下骑车的背影和一串清脆的铃声。我听出那铃声是欢快的,是自信的。

行动二:“逼”孩子体会成长的快乐

我发现班上有这样一位男生叫吕鑫,你看他虎头虎脑,应该挺聪明的。我已经上课两个星期,他居然一次手都没有举过。一天,我让他朗读课文,他面红耳赤,声音发抖。我看不对,让他停止了读书,并要求他把书放到桌子上,站好,看着我就行了。我笑着问他:“吕鑫,你怕吗?”他点点头,我再问他原来爱回答问题吗?他说一个学期最多二到三次。我们试想一下,课堂上连问题都不敢回答,怎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大脑怎么运转,智力怎么开发,自己大脑的“懒惰”扼杀了自己的潜能。我笑着说:“其实你挺聪明的,以后我会天天抽你回答问题。”因为有了老师的“逼”,就有了课堂上一次比一次精彩的展示。一个月之后摸底试卷改完了,卷子我没发,放到讲桌上,我故意让学生自己去看成绩,我发现吕鑫看了成绩,笑得嘴都合不拢,跑到座位上由于激动,把磨盘弄到地上差点打烂了,“哎,差点乐极生悲啊。”我心里暗暗说。这时,我装作不知道,冷冷地问到:“吕鑫,考多少分啊?”他迫不及待地问答:“91.5。”继而一层甜甜的笑意荡漾在脸上。

行动三:鼓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欣赏你的同伴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同时也极易消退,需要老师适时引导,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老师的赏识、表扬对于学生固然重要,同伴的欣赏、鼓励同样缺一不可。适时地调动全班同学夸夸身边同学的进步,个个会精神饱满。在语文教学中,我常说:同学们我们看看近段时间,哪些同学都有了进步。问题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说:ⅹⅹ同学字开始变漂亮了;ⅹⅹ同学上课爱举手了;ⅹⅹ同学不爱骂人了;ⅹⅹ同学要做作业了……这些都是很小的进步,但在日常学习中,多数孩子由于缺少自信,他不觉得这些是进步,如果老师不引导孩子对同学的小进步及时抓住,并表扬,这些进步就会被抹杀,本已勇敢的跨出了一步的孩子,由于没有人发现他的进步,很快就退回到了原点。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孩子也会暗暗努力,向这些优点靠近,有了优点,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自信心自然就飞扬起来了。

行动四:多夸夸自己的进步

有孩子会说:“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上语文课会给孩子讲很多励志故事)”有孩子会说:“我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有孩子说:“我知道了预习课文应做什么。”有孩子说:“我要做语文作业了。(因为有孩子原来从来不做作业)” ……孩子在回顾进步的同时,我相机点拨,比如:以前不做作业,老师会怎么说,你会怎么想。现在每天把作业完成了,心理有什么感受,听到老师表扬的话语,心理又怎么想。告诉孩子前者是恶性循环,后者是良性循环。走上良性循环,你就会越来越优秀,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行动五:用励志故事鞭策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在语文课上,经常会给学生讲一些励志故事。当发现班上孩子不爱动脑,我给他们讲两个职员,同是一所学校毕业,为什么有一个人很快得到了提拔,是因为他肯吃苦,爱动脑,能为老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线索,为老板分忧;当我发现学生近段时间班上又有懒孩子出现了,我给他们读文章《习惯是一粒种子》,知道文章里的布芬由一位富豪家的智力平平的花花公子,到后来成为美国大作家,是因为习惯是一粒种子,播种一个良好的习惯,就会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

语文实践让我体会到,学生学好了语文课,孩子必然就有了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刻刻不漏痕迹地渗透,点点滴滴地积累。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一定会是一个健康的、自信的、阳光的新世纪的接班人,他们一定会昂首阔步在祖国的康庄大道上。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谈初中语文的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