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

时间:2022-10-01 09:22:59

浅议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129-01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标与价值,认为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值得重视,更能为其他学科的有效开展服务,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目标展开,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结合趣味性,创设课堂情境;善用多媒体,建立有效课堂;活用信息技术,建立趣味课堂;进行有效整合,焕发学科魅力;多项融合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渗透精彩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鼓舞学生进行创新,那么如何开展创新呢?我认为,学科渗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实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效渗透,不仅仅有效巩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学科,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渗透的尝试:

一、结合趣味性,创设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是众多课程所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笔者曾经也听过不少课堂,有些教师为了让新课传授地更加顺利,往往在新授课的阶段都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笔者认为,一味创设情境不仅会使课堂失去明确的目标性,有时候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有传统意义的情境创设会花费大量的课堂宝贵时间,所以笔者认为,在新授课上,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进来,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更快融入情境,又能省去很多教师创设情境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中,情境创设与语言创设的密切度、关联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教学论坛等,制作一些利于教学播放的课件和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等设备进行播放。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在快乐、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情境教学带来的乐趣。

通过多媒体将书本与影音资料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更加直观,更加明了。并且经过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如果是机械记忆,很难记住,但是如果通过影音资料的传达,视觉、听觉上同时受到感触,非常利于学生的记忆。

二、善用多媒体,建立有效课堂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中一项常见的技术,也是如今提倡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对于新的知识点会有着本能的求知欲望,但是不少教师如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授课的过程中生硬、晦涩、毫无生气,甚至在知识点的巩固、讲解中也只进行传统的按本宣科式教学,很难激活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学习热情。而多媒体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按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也能给课程带来精彩。

比如我校的音乐教师,就时常在我的帮助下善用多媒体,建立起有效课堂模型。一般来说,她会在新授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课件,比如在教学音乐大家、音乐名人的时候,他往往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用动画来展示,并且将音乐大师的作品赏析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她的讲解绘声绘色、有血有肉,比起在课堂上进行生硬的、机械的讲述,课程效果要好很多。

三、活用信息技术,建立趣味课堂

经过专家的研究调查,关于“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最容易得到学生的欢迎?”,调查结果指出是趣味课堂。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甚至能有效进行探究,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敢于创新、研究,通过自己的实践全面了解、活学活用知识点。

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往老师总是苦于实验器材有限、实验课时间有限,尽管有时候安排了实验课,但是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由于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进行整合,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观察实验过程,观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亲历亲为时也能游刃有余。特别是学生还能通过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对于一些课外延伸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课余查阅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探究、创新的模式运用,趣味课堂也就建立起来。

四、进行有效整合,焕发学科魅力

学科整合是近年来提倡的一个新的内容,在我看来,学科整合的主要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温故知新。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大多数学生都多少存在着偏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偏科,大多数情况还在于学生的主观因素,而当偏科现象长久出现的话,一时之间也很难纠正,那么如何让学生各学科平衡发展,学科整合正是可以散发这样一股魅力。

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制作幻灯片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小组,要求学生小组结合平日的课程教学,自己制作幻灯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以平日学习的其他课程内容为主。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小组表现的很活跃,有的小组利用自己的学习的语文古诗词,结合课外寻找的相关古诗词,制作出古韵味的幻灯片,有的学生小组结合物理课的实验,通过课件形式进行实验分解,并通过多重假设,让实验富有充足的依据。

五、多项融合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仅要以学科为重点学习目标,还需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应用型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应试掌握,更要学会灵活运用,让信息技术为自己所用,这才是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终极目标,也是其他学科的终极目标。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期,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应用型的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更能有效进行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从目前来说,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相融合还仅仅是一个尝试,是一个开端,信息技术课程如何绽放出更美的花朵,还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婷、李红波、张仙,渗透性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期.

[2]于红梅,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期.

[3]张虞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J],考试周刊,2008年8期.

[4]麻锦辉,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7期.

上一篇:低压配电房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下一篇:浅谈核桃低海拔种植应注意的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