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1 09:04:58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是淮滨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花生油也是人们主要食油。花生还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食品,花生仁热量丰富,而且还含有30%蛋白质,其可消化率甚高,并含有人体所必要的全部氨基酸。

花生适应性广,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在瘠薄的沙土地上种植花生可比种其他作物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多的经济效益。花生有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所以种植花生可以节约氮肥,提高土壤含氮水平。

一、花生生育时期及生育特点

根据花生一生中不同时期器官生长特点,大致可将花生一生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等五个生育时间。

1 播种出苗期

从播种到出苗(全田有50%植株第一真叶出土平展)称为播种出苗期。播种出苗期所需时间取决于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一般地区适期春播花生播种至出苗天数约为15天左右,夏播时5-8天。

2 苗期

从出苗到开花称为苗期。出苗后,主茎一至三、四片真叶连续很快出生,第四叶后,出叶速度明显变慢。花生苗期生长相当缓慢,但是花生在苗期生理活性却比较活跃。苗期叶片含氮量、含磷量在全生育期中最高。

3 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

从始花到盛花(指开花高峰期)这一时期称花针期。花针期生育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大量开花,并随之形成大批果针,花针期营养生长显著加快,开花也多。由于植株生长加快,所吸收的无机营养和水份消耗都大大超过苗期。因此,这一时期无论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对外界条件的变化都相当敏感。低温、弱光、干旱或土壤积水都能延迟开花,减少花数,影响果针形成,对于开花集中的珍珠豆型早熟品种影响尤其显著。

4 结荚期

自盛花到植株上出现饱果这一时期称为结荚期。结荚期生育的主要特点一是大批果针入土,大量子房迅速膨大,发育成幼果,开花数则显著减少。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生长的最盛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5 饱果成熟期

自植株出现第一饱果至成熟称为饱果成熟期。这一期的主要特点是饱果大量增加,荚果大量增重;营养生长逐渐停止、衰退。这一时期内所增加的果重一般可占总果重的50~70%以上。所以饱果成熟期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二、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要夺取高产,关键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宜我地种植的优质高产花生

如驻花一号、豫药14、豫花15等优良品种。

2 选好土地,深耕细作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根系发达,要求土层深厚,上松下实,因此,春花生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土层的通透性。对沙层过厚的地,结合深翻,在犁底时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

3 合理施肥,培肥地力

花生施肥主要是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80%,基肥主要施农家肥或有机肥,辅助以化肥,这样既能满足花生对各种矿物质元素吸收,又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根瘤菌活动。

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花生自身有根瘤固氮作用,通常每公顷需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0.--60000千克、饼肥1500千克、尿素300千克、过磷酸钙1200千克,保证苗壮和后期不早衰。

4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一播全苗是高产的基础,原则上是肥力高的田块和密植型的品种宜稀植,肥力低的田块和疏枝型的品种宜密。

5 麦垄套种和地膜栽培技术

麦垄套种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实现粮油双丰收的增产措施,麦垄套种花生,有效地解决了粮油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复种指数。

麦套花生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品种和播种期。麦套花生应选高产品种,目前推广品种中,有驻花一号和选杂9307。套种期应在小麦收割前15~20天;二是密度。麦套花生密度是关键,要因地制宜选择套种方式。一般高产田,小麦单产350千克以上,套种花生可采用等行距,行穴距为40厘米×20厘米,每穴双粒播种留苗;中产田、小麦单产300千克以下,可按宽窄行套播,平均行穴距35厘米×18厘米。

花生在播种时,采取地膜覆盖栽培也是花生增产重要途径之一。地膜覆盖一是增温保温,让花生茎枝长得快,苗壮,促进了生长发育;二是改善了土壤结构;三是增强了光热效应;四是增肥保肥;五是改善了花生品质,覆膜夏花生粗蛋白质比不盖膜的有明显增加,所以说,盖地膜是花生增产的一项新技术,是提高花生单产的重要途径。

地膜覆盖主要两种播种方式:

5.1先播种后盖膜,在整好的畦面上,每畦播2行花生,开沟播种覆土后,均匀地喷施除草剂,并随之盖膜,当子叶顶土或个别露出真叶时要及时开孔,开孔后马上盖一上反湿土,避免薄膜烤苗,以保持土壤湿度,这种方式易保证播种质量,保湿效果好。

5.2先盖膜后播种:畦面整好,喷施除草剂后立即盖膜,播种时用木棍或打孔器打孔,播3厘米左右的深度,播后覆土压实,并在膜孔上盖上一反湿土,保持土壤湿度。

6 科学管理,防治病虫害

高产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天,当大部分幼苗有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壤中的两片子叶清出,促进一、二对侧枝早生快发,实现多花、多针、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杂草,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再是要做好灌水和排水工作,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因此要挖好排水沟,下雨能及时排水,遇旱能及时浇水。

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花期注意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可喷50%锌硫磷1000

上一篇:温室黄瓜花打顶的原因与防治 下一篇:浅谈如何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