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糖友”,血压

时间:2022-10-01 06:46:23

有些“糖友”,血压

生活实例

陈先生今年58岁,患糖尿病8年,高血压7年。最近,他发现自己小便泡沫增多,到医院查尿常规,结果发现尿蛋白阳性,进一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为1.5克。陈先生目前的血压能控制在130/80mmHg(毫米汞柱),医生告诉他: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血压值已达到控制目标,但就他的情况,血压控制还不够,建议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这是为什么呢?陈先生很纳闷。

糖尿病与高血压几乎相当于“姐妹病”,约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比单纯的糖尿病和单纯的高血压更为严重,它们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即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不能在体内发挥降血糖作用。同时,糖尿病和高血压又互相影响,加重各自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5大危害

危害1: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肌劳损或心脏扩大,常因并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危害2: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最常见的是脑血栓和脑卒中。

危害3: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会加快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而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加速,又会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危害4:周围动脉硬化及坏疽

高血压能够导致动脉硬化,即动脉壁增厚变硬、缺乏弹性、动脉内径变小,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这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危害5:视网膜眼底病变

高血压使视网膜动脉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水肿,可引起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糖尿病眼底病变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眼底病变往往并存,常导致失明。

合并肾损害的“糖友”,控压目标更低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既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压。只有降血糖与降血压治疗同时进行,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血压管理已成为糖尿病医生与心血管病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布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共识(草案)》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共识”指出,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也是不同的,一般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mmHg,但对于合并肾损害且蛋白尿大于每天1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这样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上文陈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方法有不同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的控制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措施类似,非药物治疗有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特别是限制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少于6克盐)、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3次以上)、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等。

不同的是,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基础降压治疗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但不推荐二者合用。如血压控制不良,可适当联用其他降压药物。老年患者,应尽量选择作用持续24小时的长效制剂,每日一次服药即可,比较简单,更容易坚持。

上一篇:夏季护肾,重点预防两种病 下一篇:4个关键词,助你认识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