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学课程中会计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05:39:43

论会计学课程中会计思维的培养

摘要:会计思维的培养是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的应有之义。本文在分析思维、会计思维、会计思维训练,并且结合会计思维的理念支撑及所包括的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会计学课程中会计思维的培养模式建议。

关键词:会计思维;培养;实践;教材

会计学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目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实力成倍增长,国内企业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学,由于其经济基础性、实践可操作性,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专业人才,也日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会计思维,即在提高会计意识的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那么,什么是会计思维,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会计思维的引导下,我们又怎么优化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关于这些问题,本文将在以下做出详细的论述。

一、概念辨析

(一)思维

一般而言,思维是主体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的能动性操作的一种活动。思维的主体主要指的是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电脑虽然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表达,但由于是人为的操纵,所以不能称其为思维主体。思维客体是信息,包括以存储、采集、传递、提取等方式获得的信息。思维的能动性主要指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思想或思路下主动做出的。这里的思维活动可以是一种思维、思考方式,也可以是一种实践应用活动。

在哲学中,思维主要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具体而言,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通过筛选、分析,从而概括出的一种观念,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外在形式间的联系。狭义的思维通常是专指逻辑思维,这主要是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的。由于会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事物比较多。因此,本文采用广义思维说,以便于论述。

关于思维,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客观事务本质与特征的集中反映。比如会计学中的会计概念、会计六要素、会计的基本假设等。二是思维中的概念与现实表达、词语标示可能会有偏差,因此需要我们透过词汇看本质。例如会计学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利润”、“利益”、“税务筹划”、“税务谋划”等。

(二)会计思维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涉及到的一些内容。那么,如果我们将思维与会计学联系到一起时,会计学思维又会包括哪些内容呢。

简而言之,如果套用思维的概念,那么会计思维就是会计专业学生、教师、相关研究者对采集到的有关会计的信息进行主观能动性操作、应用的一种活动。在进行会计思维时,我们主要是以会计语言为媒介的,对会计实践中相关的原则、规则进行批判性的概括与应用。

我们知道,认识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是知识的三个层次,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创新。会计思维的应用也是如此。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础学科的同时,增加课堂实验,课外实训,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创新,将会计的认识推到更高的层次。

(三)会计思维训练

会计思维训练的内容一般可以包括:创新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系统思维训练、决策思维训练、分析思维训练、问题解决思维训练、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思维的培训,思维培训机构也是层出不穷,很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引进了思维培训项目。

一般来说,思维培训的步骤是:首先学习思维与物质存在的关系,以及各种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理解思维一般规律,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是了解思维指向的对象,通过集体方式讨论,提高认识水平;最后是实践应用,一方面是检验思考方式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培养会计思维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相关理论也在“更新换代”,为了跟紧时展的步伐,我们的会计思维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进。按照会计思维所涉及到的方面,以及其思维流程。本文将会计思维具体成逻辑、创新、应用思维。

(一)会计逻辑思维

会计逻辑思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怀疑思维(批判思维)与整体思维(系统思维)。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作者写书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正视这一点,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的话,那就尤如“刻舟求剑”,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学习我们都应该具有“怀疑思维”,会计学也不例如。再加上会计学的实践应用性比较突出,因此更需要不断质疑,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会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当然这也是现代企业对于供职者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全素质能力培养,比如说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会计创新思维

国家的发展战略报告中,明确了创新思维,鼓励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怀疑;另一方面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设置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设备软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充分利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努力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培养学生的新思维,积极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企业都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对会计实务中的会计核算、列表分析等具体会计工作进行思考与创新,以利于创造更有效、更合理的会计工作思路。

(三)会计应用思维

会计应用思维要求大中院校的会计专业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科学研究为突破口,走校企合作道路。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当中,要掌握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巧,接受工商管理、税务筹划、税务申报、定购原材料、财务管理、帐单制作、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运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分据分析等实际操作业务,具备投资理财的能力,具备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

上一篇:一家人和一只茶壶 下一篇:草原深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