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与雪崩为邻

时间:2022-10-01 05:32:54

这里是我国唯一长期从事积雪与雪崩研究的野外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在站上从事监测、试验工作。

对于一般人来说,遇见一次雪崩可能就是致命的。在新源县巩乃斯山区,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的科研人员们却特意选择了一个雪崩频发的地段,作为自己的研究基地。至今,他们已经在这里从事了44年的研究。

这里是我国唯一长期从事积雪与雪崩研究的野外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在站上从事监测、试验工作。

建国初期,伊(犁)焉(耆)公路(现称218国道)建成,成为横贯天山中部、沟通新疆南北的动脉,但由于遭受雪崩、风吹雪灾害,多雪年份冬春季节不能正常通车。1967年9月,“新疆雪害考察防治工作队”成立,对天山积雪、雪崩和风吹雪防治展开考察调研。同年11月,在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上游,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山地积雪雪崩研究站(以下简称研究站)。

走进研究站

今年3月1日,记者随同研究站副站长徐俊荣前往该站,走进科研人员的生活。

车进入巩乃斯山区,左侧峭壁耸立,右侧深沟内冰河湍湍。不时,有过人高的积雪堆积在路的两旁,形成一个“凹”字形。这正是雪崩留下的痕迹――积雪从山坡上冲下来掩埋了道路,经过清雪车、铲车等设备处理后,就变成了“凹”字。从入冬时节,到来年的冰雪融化,这一路段的雪崩时常发生。

从1967年研究站建立以后,每年冬季,科研人员驻站进行现场观测并研究对策,开展了与积雪相关的灾害(雪崩、风吹雪等)防御实验研究。徐俊荣告诉记者,除了雪崩以外,风吹雪也是冬季道路的一大“杀手”。

1974年,我国修建独(山子)库(车)公路(现称217国道)时,首次将雪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列入工程专项进行研究。独库公路地处天山腹地,全线受雪害威胁的路段达140公里,修建之初时常发生的雪崩、风吹雪曾让很多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长期的研究,加上在218国道、217国道上的实地运用,我们基本找到了对付雪崩、风吹雪的办法。”徐俊荣说,对付雪崩和风吹雪,可以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在道路沿线,设置防雪栅栏、防雪墙、挡雪坝、水平台阶、导雪堤等设施,通过采取工程治理与机械清除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保证道路的畅通。这些技术与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疆内其他公路、铁路的雪害防治中。在设计、修建精伊霍铁路的过程中,研究站科研人员也广泛参与其中,为保证沿线的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经过多年观测与研究,科研人员还绘制出天山山系雪崩(风吹雪)危险区分布图,为防治雪害提供了系统指导。他们将天山山系雪崩(风吹雪)危险分区分为5个区域:低山草原或半荒漠雪崩危险区、中山森林一草原雪崩危险区、中山草地雪崩危险区、高山冰缘带(石质)雪崩危险区以及高山和极高山冰川带雪崩危险区。

正说着,我们已经到了研究站。研究站坐落在积雪与高耸的云杉交相辉映的峡谷当中,紧靠着218国道。徐俊荣告诉记者,这里为天山中山森林一草原雪崩危险区,海拔1776米。以站为中心,上下各12公里,都是雪崩危害地段。从山顶3500米到1500米之间,每年都有雪害发生,对于从事山地积雪雪崩研究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雪崩来袭

谁能想到,这些平常看起来那么宁静的雪,却时刻蕴藏着瞬息万变、令人心悸的灾害。

2008年3月13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果子沟段一号隧道出口发生大型雪崩,造成16人死亡。2009年3月9日,在距离2008年“3・13”雪崩现场仅300米的地方再次发生雪崩,造成3人受伤、1人死亡。2010年2月23日,尼勒克县松湖铁矿发生大面积雪崩,3月1日该处再次发生雪崩,两次雪崩造成多名人员伤亡。

另一个集中爆发的时段是在春季,约在3月15日左右,积雪开始融化、不稳定,容易造成雪崩。这时发生的雪崩一般是粥样雪崩,约在中午14时前后集中爆发。

此外,还有根据地形区分的沟槽雪崩、坡面雪崩,根据路线长短划分的雪崩等,他们的破坏力各不相同。对于山区来说,从11月下旬开始,一直到来年的4月中旬,都是雪崩发生的危险期。

“在218国道,我们设计的防雪栅栏,有些已经年久失修,有些已经被当地牧民人为地取走,这使得防护措施大打折扣。”徐俊荣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在一个导雪堤跟前,徐俊荣指着5米至6米高的雪对记者说,这里原本设计好是将雪从路的上方导到旁边的深沟里,如今已经遭损坏,起不到任何作用。自从导雪堤坏了之后,这里几乎年年都发生雪崩。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只有做好了防护措施,才能防止雪崩对人造成的伤害。”徐俊荣说,最好是建立预警机制,在雪崩发生后迅速疏通道路、展开救援,同时防止灾害的进一步延伸。

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

研究站成立后,先后在这里设立了气象观测场、水文观测场、积雪物理与太阳辐射观测场、积雪融水径流场以及雪害防治工程试验场。从积雪超过5厘米开始,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严谨的观测和记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代的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青春赋予其中。有人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是有了这基础的数据,才能带来后期丰硕的研究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有时,白水煮菜要吃整整一个冬天。”徐俊荣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他们的生活给养十分困难,常常把菜直接埋藏在雪里。因为营养跟不上,一些科研工作者的指甲都凹陷了。平日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连几个月的时间会让人闷得发慌。研究站至今没有电话网络覆盖,与外界交流十分困难。

更严重的是,危险无处不在,因为在这里,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常常让人防不胜防。在研究站的对面,科研人员通过水平台阶和挖设土丘的办法来消解雪崩的威力。然而,在平常的观测过程中,一些危险却难以预料。说起来,在研究站呆得时间长一点的科研人员,几乎都面临过危险。在一次观测过程中,雪崩从身旁翻滚而下,徐俊荣慌忙躲到旁边的一丛松树下,才算躲过一劫。危险还来自路上。一次徐俊荣和同事乘车在山路上行走,突然轮胎打滑,冲向旁边的深沟,最后在距离沟边10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是一块大石头救了他们。一位前任站长,在开车经过巩乃斯达坂的时候突然熄火,发生了车祸,最终致使他截瘫,车上的人员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研究站正面临着人才断层的窘境。工作危险、条件艰苦加上缺乏项目的支撑,大多数人一般不愿意来这里。”徐俊荣告诉记者。

如今,防治雪害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研究站的研究方向已经从雪害防治转向积雪物理等方向。“今后,我们将更多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徐俊荣说。近年来,研究站的各项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9年,研究站房屋进行了重新翻修,由中科院生地所投资30多万元为站里建设了风能、太阳能互补型的小电站。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完成了网络平台的搭建。

雪夜大营救

2010年12月22日傍晚。在距离研究站100米处,也就是在徐俊荣指出原先导雪堤损坏的地方,接连发生两次雪崩。

当时,洪雯正在与另一位同事进行监测工作。据洪雯叙述,前两次雪崩发生后,先是一辆货车被埋在雪下,货车司机步行到研究站投宿。之后,一辆越野车经过时,想把道路清理出来通行,没想到发生了第三次雪崩,车辆和人员全部埋在雪中。

“有两个人被埋得较浅,自己爬了出来,另外3个人被深埋在雪中。”洪雯说。随即,洪雯和同事通过正在试运行期间的网络通道与外界进行紧急联络,利用网络电话和QQ与乌鲁木齐同事取得联系,随后联系到了那拉提镇派出所。救援人员赶到后,抢救出来的3个人当中,一位女性还能够说话,一位男性已无生命体征,另一个人仅有心跳。

研究站人员为受伤人员提供了保暖等救助措施,并进行了人工呼吸,随后由救援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徐俊荣告诉记者,研究站附近雪崩时常发生,因此科研人员经常参与到过往车辆和人员的救援当中。

上一篇:湖南省航空旅游研究 下一篇:医患纠纷首遇《侵权责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