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网络游戏,革新化学教学

时间:2022-10-01 05:32:13

剖析网络游戏,革新化学教学

摘要:人的一切有意识行为都由动机引起。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应以需要动机理论为指导,借鉴网络游戏的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措施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并明确在化学教学中应用需要动机理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建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机机制,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需要;动机;化学教学

目前,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可谓种类繁多,如在网络游戏中设置防沉迷软件、开发教育游戏、采取强制性管理、进行心理辅导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网络游戏仍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仍亟待解决。

对比我们的课堂,却很少有如此的吸引力,不少学生存在厌学、被动学习的问题。这就应该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网络游戏为什么能够深深吸引住学生?而我们的课堂教育又缺失了什么教育元素呢?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呢?

一、需要动机理论指导下叩问教育的真谛

(一)需要动机理论

需要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有意识行为都由动机引起。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行为活动、并使行为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需要为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按照需要动机理论进行推理,可以得出:个体一旦缺失某种需要,就要求通过某种行为来满足缺失需要,使有机体由紧张状态达到平衡状态,需要缺失是动机形成的前提;如果个体预期某种行为活动能够满足自己缺失的需要,那么这种行为活动就成了动机产生的诱因,缺失需要将指向这种行为活动,即形成参与该行为活动的动机;动机会激发个体进行该行为活动,并维持行为活动的持续;持续的行为活动若满足了缺失需要,还将强化个体参与该行为活动的动机。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一旦满足,需要强度就会降低;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不会因为满足而减弱,反而会因需要的满足而增强[1]。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推断:人永远是有动机的,因为成长需要永远得到不满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康布斯认为:“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没有动机。谈到人的动机之有无时,只能说人对他所面对的不愿做的事缺乏动机而已,而对其他的事仍有动机。”[2]因此,当个体面对各种行为活动时,个体预期行为活动能否满足自身缺失的需要成为了形成某行为活动动机的关键,尤其是行为活动能否满足个体的优势需要(指处于支配地位的需要,即个体多种需要缺失时,个体倾向于优先满足的需要)。

(二)需要动机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游戏的深思

网络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就在于学生缺失的需要(主要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游戏中能够得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游戏成了动机产生的诱因,使学生缺失的需要指向网络游戏,行为也指向网络游戏,游戏动机从而得以形成,游戏行为得以激发和维持,行为的结果是:缺失的需要得以满足。在持续的游戏行为中,行为与结果(缺失的需要得以满足)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游戏行为的结果强化了游戏行为。

1.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体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这一需要在网络游戏中得以满足。

首先,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规则适用于每个人,游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其次,网络游戏还创设了合作和交流的平台。①通过人机的对话,学生的每一步努力都得到了及时关注。②不同的个体可以互相探讨游戏成功的秘诀,交流彼此的游戏经验,从而产生共鸣。③游戏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玩家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如“终极老怪”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被击败,玩家在完成任务中不仅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得到了盟友的信任。网络游戏就是凭借着公平的规则、积极关注、合作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感到了爱,找到了归属于游戏群体的感觉。

2.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网络游戏中,学生尊重的需要得以满足。

第一,网络游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学生在遵循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有充分的自,可以选择任意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装备等,学生可以支配千军万马,这使学生自主和支配他人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即自尊需要得以满足。

(2)在网络游戏中,没有批评,只有鼓励和支持,学生每次努力都得到了及时地关注和承认。成功的结果是得到装备、经验值增加等,学生感受到了“游戏”的赏识;而失败的结果是得到鼓励的语言和重新来过的机会,这在某种意义上让学生感到“游戏”期望自己能成功。通过赏识和鼓励,学生他尊的需要也被满足。

3.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体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情节生动有趣,充满了未知的领域和神秘色彩,任务可以不同,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每一个胜利都需要学生去探索。这些设置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去探索神奇的游戏世界,从而可以较好的满足求知的需要。

4.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行为完美的需要。网络游戏中,游戏界面优美,游戏中人物、怪兽和兵器等的造型与众不同,打斗场面也十分精彩,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不少学生就是沉迷于游戏的这些精美之处不能自拔,学生审美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满足。

5.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对成功的需要。为帮助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游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

第一种方式,扩大网络游戏的“成功范围”。。但在网络游戏中,除了完成游戏任务可以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游戏行为,得到的也往往是积极鼓励。在鼓励的“阳光”下,学生每次游戏行为都将带来不同程度地成功体验。

第二种方式,设置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二、需要动机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时,甚至这个“无动机”(指无学习动机)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来。[3]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应以需要动机理论为指导,在化学教学中采取措施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

(一)化学教学要注意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善于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努力做到:

第一,化学教师要树立与化学新课程改革相符的学生观。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化学教学是为了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教师要关注的是所有学生而不是某几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所有学生充满期望;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不偏袒“好学生”的错误,也不贬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第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化学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一名同学都是任务完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可以让所有同学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化学教学要注意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倡导自主学习和实施赏识教育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

1.倡导自主,满足学生自尊需要

第一,要避免使用控制性的语言,如“应该”、“必须”等。

第二,倡导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者被赋予了选择与决定的权利,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施赏识教育,满足学生他尊需要

获得他人的尊重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肯定和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学生观,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学习能力差、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即使有问题需要批评教育,也要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

(三)化学教学要注意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四)化学教学要注意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

化学教师要积极追求教学美,满足学生对审美的需要。当然,化学教学美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谈谈其中的主要方面。

第一,化学教学要追求语言美。化学教学语言美主要体现: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言简练清晰,语速快慢变换适当,音调抑扬顿挫;生动幽默,幽默化的教学语言是教学制胜的一大法宝。

第二,化学教学要追求教学内容美。化学知识具有很多审美因素,例如:化学现象中的声、光、色、态的奇特美(如美丽的焰火);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美(如金刚石内部如金字塔般网状的结构)等。

第三,化学教学要追求化学实验的美学价值。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实验装置的安装要按先里后外、从左至右、由上而下的规范操作, 而且使用的仪器比例要适当, 整套装置应处于同一平面中, 形成一种强烈的装置美和结构美;操作动作要连贯流畅,体现动作美;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实验现象的美学价值。

(五)化学教学要注意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对成功的需要。化学教学要不断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将成功的范围扩大化。不仅仅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是成功,合作学习中精诚合作是成功,实验动手能力强是成功,提出不懂的问题也是成功等等;不仅仅以团体标准来衡量成败,更应重视将个人进步作为成功的指标。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帮助学困生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同时,要采用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及时和准确的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给学生,提倡当堂反馈,让其知道自己进步的情况和不足之处;要将学习目标分级设置,并明确完成每级目标的标准是什么,既可方便学生判断自己目标达成的情况,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逐步完成目标。

三、应用需要动机理论必须注意的事项

学习动机只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离开教学活动,学习动机是无从产生的[4]。为了更好地应用需要动机理论,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第一,需要是有层次的,不能忽视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低层次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就难以激发高层次的需求;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应运而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满足学生低层次的需要。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剥夺学生的某种需要,避免发生需要冲突。有的教师讲课时很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但言语之间却对学生不尊重、实行差别对待,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要注意习得性无助现象。有些学生虽然存在缺失需要,但即使提供满足缺失需要的机会,仍很难激发其学习动机。这是因为,学生缺失需要在课堂上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其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这种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多给学生满足需要的机会,促使其体验到需要的满足,逐步摆脱习得性无助。

参考文献:

[1] 莫雷主编. 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64.

[2]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01.

[3] 陈允成(新加坡)等著.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41.

[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28.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下一篇:浅谈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